有些家长做出这样的决定,和孩子一起上课,增加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拉近亲子的距离。

许莉文说,儿子当时就读小三或小四,透过工作坊,他们发现彼此对同一幅画的诠释不尽相同,但最终还是个三代人同心协力完成的画作。

伍丽清说,儿子开始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跟陌生的老师学钢琴时,难免紧张害怕,但因为她在身边陪伴与鼓励,大大增加他的信心。而且,孩子初学钢琴时会感到些许吃力,觉得太难,如果没练习就不会进步,因此很多时候会想要放弃,但有妈妈在旁陪伴学习和鼓励,就多了一分坚持下去的动力。

音乐课每周只有一次,孩子无法完全记得老师所教的东西,伍丽清说:“我可以帮忙注意老师讲什么,回到家后配合并加强老师的教法,帮儿子进步。”

陈诗琦说:“更何况艺术是主观的,当他们在谈论艺术和颜色时,就有机会分享不同的意见与看法,这种机会不一定会在平常生活中出现。有了这些互动,家长和孩子会更了解彼此,包括对方的个性与坚持。”

除了攀岩,洪沁颖也和儿子们一起学跆拳道。她说:“我很惊讶儿子喜欢跆拳道。我们在教大儿子的时候,小儿子也在旁边听。他虽然不会跟着做动作,但我事后问他的时候,发现他其实是听得懂的。这也成为我和小儿子的话题之一。”

工作坊占据了一整天的时间,三代人相处的时间多了,话题也比平时多,例如许莉文的家婆会边画边分享儿时经历。她这才知道,家婆以前很喜欢绘画,可惜因家境不富裕,无法朝这方面发展。

她说:“学音乐好像学另一种语言,我觉得跟孩子有共通语言。例如我们在车上听到一段音乐,我问他这是什么乐器,什么拍子,他都会回答我。我跟他一起上课,知道他对音乐的知识学到哪里。”

洪沁颖说:“这个年纪的孩子把父母亲当成是他们的全部,因此,父母一句鼓励的话,会大大增加他们的信心。如果孩子自己上课,有可能会跟其他小朋友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其他人而想放弃。可是,我们一起陪他上课时,可以鼓励他,这次做不好,我们再一起尝试一次,再一起努力练习。”

你有没有想过,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和他们一同上课?

关于这点,洪沁颖也颇有体会。她分享,跟儿子一起从事同个活动,有更多共同话题,母子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因为学的东西一样。

她解释,父母和孩子拥有同样的目标以及从事同样的活动有助于建立感情,因为它会让双方有持续的良好互动和经验。同时,双方会在过程中建立起对彼此的尊重,因为要完成一个艺术杰作需要两方面的努力。

在新加坡,很多夫妻都是双薪家长,平日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下班回家,吃了晚餐也许只能短暂地聊聊天,关心孩子一天过得如何,完成功课了没。如果正逢考试时期,或孩子功课太多,就必须牺牲聊天时间来温习功课。到了周末,孩子还要上各种各样的才艺班、补习班,可以相处的时间所剩无几。

工作坊中互相了解

记者问高艺斌,会不会庆幸两年前没有放弃学音乐,他害羞地点点头说:“刚开始学音乐很难,但妈妈帮我,教我看五线谱。上课时老师教我,回家后妈妈帮我复习,下次上课就不觉得困难了。”

看到儿子一点点进步,从什么都不懂到会用两只手弹好几首歌,伍丽清坦言很有满足感,因为自己有份参与并亲眼见证他的成长和进步。

Rush Me Not的美术老师陈诗琦受访时说,一家人一起作画有多方面的好处。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一项艺术杰作后,会很满足开心地回家,这种成就感和共同经历,可使得他们的感情更亲密。她说:“这很重要也有意义,因为往后他们可以以此为例子,再次携手达成目标。”

另一方面,许莉文也在工作坊中,更加了解儿子:“原来儿子喜欢透过绘画表达内心的想法,他遇到难题时,偶尔会失去耐性。例如,他想这样画但画不出来时,他会手忙脚乱。”

侧记:珍贵的一小时陪伴

在新加坡,很多夫妻都是双薪家长,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到了周末,孩子又要上各种才艺班、补习班。我们也能看到,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开始上课后,逛街、喝茶,打发那一两小时。家长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和他们一同上课?

我和先生的共识是,尽可能不送孩子去补习班。我只要求她一定要学游泳,所以她一满四个月就报名上课。

此外,绘画过程中需要讨论他们对于颜色、构图、审美观和情感表达的看法,因此会促进他们的言语交流。

28岁的洪沁颖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她也坚持定期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包括和他们一起上课,学习新事物。采访这天,她正要陪5岁的大儿子陈楷谚学攀岩。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她,深刻了解陪孩子从事某个活动,有助培养亲子感情,因为两人会在活动中互相鼓励,从中建立对彼此的信任,也有助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伍丽清(41岁,营销人员)和先生育有一对可爱的孩子,大儿子高艺斌(8岁),小儿子高艺康(6岁)。两人自认是忙碌的双薪家长,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

两名妈妈异口同声说,有家长陪伴学习的孩子,比较不会半途而废。

两年前,她为了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陶冶性情,决定为大儿子报名参加Aureus Academy音乐学院的一对一钢琴课。她说:“这个音乐学院鼓励家长在孩子学琴时,一同旁听,我们参加一堂免费试课后,感觉不错就报名了,继续学到现在。”

虽然女儿还不会说话,但每个星期天下午,我和先生带着她在泳池里戏水的欢乐时光,我想她是感受到的。正如高先生和高太太伍丽清说的,这也是我们一家人“珍贵的一小时陪伴”。

伍丽清的小儿子也在该音乐学院学琴,她自然也陪同旁听,伍丽清的丈夫就在教室外陪没上课的儿子。两人每个周末都会抽出一小时的时间,先后陪伴两个儿子学钢琴。他们形容这段时间为“珍贵的一小时陪伴”。

许莉文(41岁,医生)与儿子何宗祐(10岁)和家婆林宝莲(70岁)一起报名参加“Rush Me Not”举办的亲子绘画工作坊。他们把一幅画分成九块,每人负责画一部分,画完后再拼凑到一起。

采访这几个妈妈们后,我才发现原来本地还有很多课程可供亲子一同上课。未来要上什么才艺班,就看女儿的兴趣,但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够参与。这么一来,我们之间的话题,除了学校课业,还可以延伸到其他事情上。

一个多月的学校假期,你打算怎么和孩子度过?

Rush Me Not的创意总监蔣志贤也说:“艺术也是个富有疗愈性的活动,可为父母和孩子解压。花些时间让自己被色彩、线条和形状围绕,可减轻父母与孩子的压力和负担。那几小时的艺术工作坊可帮助双方重新调整他们的担忧与顾虑。”

“我会拍很多照片,儿子们事后会要求看照片,我们就延续刚才的活动继续聊天,例如刚才你推我,其实不应该这么做等等。因此,只要我能够,我一定会参与他的学习。”

上了小学后,高艺斌参加铜乐队,学吹萨克斯风。他说,很多同学半途而废,他却因为已有音乐基础而相对轻松些。

当然,许多父母认为不得不在周末或学校假期,把孩子送到各类补习班和才艺班去,否则孩子会丧失竞争力。我们时常会看到,孩子们开始上课后,大部分的家长都会逛街、喝下午茶或在附近聊天等,打发那一两小时。

除了和孩子学才艺,也可以带着孩子参加一日或半日工作坊。

许莉文的家婆住在马来西亚,趁孙子学校假期,来新加坡享受天伦之乐。许莉文说:“我们从早上到晚上都在工作坊画画,透过这个活动更加了解彼此,例如对方最喜欢的颜色等等。”

孩子不会半途而废

婴儿游泳课不像一般的儿童游泳课。婴儿游泳课里的老师是孩子们的父母,教练把技巧传授给我们,由我们教宝宝游泳。

今年5月“升级”当妈妈后,生活忙碌但充实。与周围的妈妈朋友们聊天,听她们分享育儿经验,当然包括他们把孩子送到哪些学校,学了什么才艺等等。

共同经历的成就感

珍贵的陪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