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实用性的抗疫用品

除了辅助与满足前线医疗的需求,设计和创意也成为普罗大众新日常的抗疫帮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安心、愉悦、聪明地与疫病共存。有设计师在抗菌、防毒的面料上下心思。驻香港英国设计师Michael Young就从荷叶防水的表面取得灵感设计了门柄。他用激光创造出粗糙和极为细微的抗水表面质地。因为病菌无法在完全干燥无水的表面生存,若水分无法停留在门柄表面,门柄就无须使用化学清洁剂清洗,可保持无菌状态,达到抗疫效果。

政府宣布实施阻断措施后,早报副刊的大部分采访工作都在线上进行。我对这期间线上采访的第一篇封面专题报道印象深刻。4月2日,早在我国实施阻断措施前一周,本地设计公司Stuck便在他们的社媒网页上,对前线医务人员公开宣布:我们要帮你作战,分文不取。他们向医护人员呼吁,在这场战“疫”上,任何能帮助到普罗大众的紧急创新和创建,他们都愿意免费替医护人员落实所有构思和想法。

对家具设计的新需求

英国建筑设计大师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建筑事务所在2018年设计,像个小海湾的迷你办公间就很符合家居和安全隔离办公“新日常”的要求了。Cove Chair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有舒适无比的座椅,还有USB充电座、电插座、能办公的小桌和歇歇手臂的靠手。一躲进去就能和周围的人隔离,安静、安全地专心办公。

疫情初期,网上出现不少轻松有趣的资讯式冠疫插画和漫画。新加坡国大杨潞龄医学院推出《冠病事件簿》(COVID-19 Chronicles),用六格漫画轻松有趣地向国人传达有关病毒的医学知识和防疫忠告。我国不少插画家、漫画家、平面设计师也纷纷投入以画抗疫的幕后防线。

第三款设计X-Hood则是一个状似太空帽的塑料头罩,让病人在医院里转移时戴上,达到隔离作用,比医用口罩更有效地防止病人在用力打喷嚏或咳嗽时,飞沫四处飞溅。

设计如何帮助世人更有效地度过疫情,还真的无法一一赘述。肯定的是,设计已不会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或女子),而是自信、主动地加入抗疫阵线了。

疫情改变了生活常态,更激发许多创意设计,从实用性与前瞻性辅助人们应对抗疫的日子。让我们回顾全球的三维(3D)与平面设计,插画与漫画,看看创意界在非常时期如何用作品抚慰人心。

Stuck团队在本地几家大医院、医生和前线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在七周内研制出六款抗疫设计。这都是在非常时期,因物资短缺,生产链阻断等而匮乏的急需医疗用品。一款用透明塑料制成,状似小帐篷的Parashield防护衣和面罩,可防止病人在接受护理时呼出的气溶胶,或咳出、喷出的飞沫、液体沾到医护人员。配合这防护配套,团队研发出两款“手洞”(Self-Sealing Portholes),供医护人员把双手伸进“帐篷”里后自动封起,防止接触到病人的飞沫和液体。

另一著名插画家李欣立与我国通讯及新闻部合作,创作了一幅360度全视图,用活泼、轻松的画笔刻画阻断措施期间国人居家隔离的众生相,在愁云密布的非常时期为国人带来正能量。

一家公司能用设计扶持前线医务人员;那全球设计师热心投入,众志成城,其威力更不可小觑,也彰显设计不单是美化我们的日常生活,在非常时期更能为人类做出贡献。

享誉国际的漫画家刘敬贤从2月1日起,开始咨询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系主任许励扬(Hsu Li Yang)副教授,透过自创的“疑惑兔”(Baffled Bunny)“好奇猫”(Curious Cat)“鸭大夫”和“数据鸭”等拟人动物,为大众解答冠病的疑难杂症。

绘本作者李文良创造了一系列向前线医务人员致敬的漫画。他的一幅三代同堂家人与超人排排站,由超人代表向一群穿戴防护装备的前线医务人员致敬的画作,甚至远传到德国柏林市,投影在当地的建筑墙面,传达了新加坡给德国人打气的信息。他在阻断措施期间还创作了根据前线医务人员的真实故事画成的《我是医护英雄》(I Am a Healthcare Hero)漫画系列,每隔几天就上传社媒。

捷克3D打印机商Prusa3D编写文档供人们下载打印。他们每日也用少过1美元(约1.38新元)的材料打印800个面罩,为捷克卫生部供应1万多个面罩。西班牙家具品牌Nagami Design“动员”生产家具的机械臂,每天打印500个塑料面罩提供给当地医院。美国Formlabs也“动员”1000台3D打印机打印检验抽样棒,每天能打印7万5000到15万根抽样棒,为全美各大医院解决检验仪器短缺的问题。意大利米兰的FabLabs创办人Michele Faini与3D打印新创公司Issinova携手打印给病人供氧的呼吸机接合阀门(valve)。意大利病患激增,这重要的零件在当地供不应求,他们却能在数小时内用逆向工程找出它的内部构造,成功打印出来,让许多病患能呼吸。

不是每个设计都必须跟抗疫有关,有些设计是为了解决这个时期生活的转变所产生的各种需求。

来自画作的力量

办公室“入侵”家居,或是办公室内必须加强安全距离,都造成人们对家具设计的新要求。因此,有着隔离、区隔作用的“内向”型家具在这时期派上了用场。

早报读者熟悉的插画家阿果(原名李高丰)抗疫期间有更多时间观察生活,开始刻画国人在2020年的抗疫日常。其中两幅小孩与客工互动的插画反映了国人与客工唇齿相依的关系,彼此携手走出这场暴风雨。插画家在这段时间,透过作品博君一笑,具教育、疗愈、愉悦效果。

周宸宸设计了一款放在玄关处,结合灯与托盘造型的紫外线消毒机。人们回家后,下意识地将手机、钥匙、钱包等随身物品放入托盘中,按下圆罩开启紫外线光源,消毒一分钟后,罩体自动弹开,近在眼前,使用方便。陈旻则设计了一款手帕改良的口罩——除了能拭擦、掩口鼻之外,也能在急需时简单快速地折叠成六层的棉纱口罩,鼓励人们即使在疫情过后也把手帕带在身上,为自己与他人着想,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参与“创造治愈”的另个设计师王子侨,他设计了一款变色计时洁手液,里头的氧化变色添加剂能在30秒内从粉红变紫,透过变色的“魔术”鼓励人们至少搓上30秒,养成正确清洁双手的习惯。

疫情吃紧之初,世界各地的创客家(makers)用自家的3D打印机为医务人员打印他们急需但供应短缺的医疗器材,主要是透明塑料面罩。

自冠病肆虐以来,插画家、平面设计师用画笔为这非常时期诠释了多重的抗疫角色,从初期的传达宣传疫情和防疫知识,到阻断措施期间为前线英雄打气、振奋民心,到逐步解封用画作温馨提醒国人防疫不可掉以轻心。

因冠状病毒疫情,在2020年走到年关时,我们要向医务、疫苗研发、清洁、运送、公交,以及所有将必要服务执行到底的人员致敬,感激他们帮助我们走过这困难重重的一年。

由于时间紧迫,不少防疫产品在设计上以实用性取胜,无法兼顾美感。中国设计师周宸宸与陈旻发起“创造治愈”公益设计计划,将设计创意结合日常防疫产品,让使用者有愉悦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