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老书虫这个名字,老从来不是个贬义词,老即渊博;所以来到成都不去看看还真说不过去。老书虫开在民宅的巷弄里,暖暖且懒洋洋;早上造访,相当清幽,颇有小资情调。
书的魅力何其大,让好多人来了就不想离开。有位旅居北京的英国女士15年前在庭院开了家小书店,后来成了The Bookworm(老书虫书店兼餐馆)。一位爱尔兰籍记者Peter Goff某天走入老书虫而爱上那股氛围,他将老书虫带到成都和苏州开枝散叶,自己也为此长居成都。
每家独立书店皆有各自风采,背后也有一些令人动容的篇章。像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由美国女子Sylvia Beach在上世纪20年代开设,不料因战争而歇业。20年后,另一位美国人George Whitman为了向前辈致敬,把他在巴黎开的独立书店易名为莎士比亚书店,成了今天吸引大批爱书者前来朝圣的店铺。
书与餐饮同为粮食,一个精神一个物体,皆有补充能量的功效,想必也是很多食客光顾老书虫的主要原因。老外们对号入座,亦有和外地朋友相约于此的当地人,散发异国风情。我原本点了杯奶昔来换取从容的阅读时光,后来抗拒不了菜单上的佳肴,叫了四川风味的干锅肉饭,细细咀嚼,竟是这趟旅程最饱满的一顿饭。
老书虫乍看像餐馆多过于书店,或许把它称为阅读室(reading room)更为贴切。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籍超过千余本,由店主悉心挑选的藏书极为丰富,皆以英文书为主,也有小量的中文与外语书籍 。当中不乏二手书,方便顾客在用餐时信手拈来选读。
也搞出版的老书虫经常举办作家分享会,每年所举行的老书虫文学节是该地的文坛盛事。店内摆放甚多来自海内外作家的照片和简介,文人荟萃,为书店造势。
夜幕低垂,老书虫摇身变成现场演唱的pub,活书虫一条也!据说表演者来头不小,氛围极佳。这趟行程正好晚间另有安排,下回吧,必定去体验书、食、乐融为一体的艺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