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和儿子并称“三苏”,在历史的地位总是以身为两个成材的儿子的父亲被人认识。他拜的张仙赐给他儿子,他的儿子声名使得张仙的神力广大。

人的生死影响家乡草木的枯荣,那毕竟还是带着原始朴素的“天人感应”色彩。东坡是肉身实骨,父母所生,程夫人怀孕时,曾经梦见一位高个子一只眼睛失明的僧人来家里,这牵引东坡前身是五祖戒禅师的故事,暂且不细谈。和蟆颐观产生联系的是苏洵膜拜张仙求子。

这两条资料都为突显东坡的灵气特秀,说他吸取了天地的精华而生。东坡生于农历十二月,那时天寒地冻;去世于农历七月,那时盛夏苍莽,彭老山的草木随季节枯荣,好像也合理——这当然是和古人抬杠的话。不世出的人才,需要有非凡的事迹来帮衬他的伟大奇俊,看来和大自然抗衡最能增加他的英杰功力。

我觉得张仙保祐的是生儿子,他挟带的“弹”还有指涉睾丸的意味,你看韩国传统习俗,家里生了儿子的话,要在门上挂草编的禁绳,禁绳插着辣椒,不也象征男性生殖器吗?

“天圣庚午”是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苏洵22岁,和程夫人结婚三年,生有一女,不久夭折。玉局观在成都,苏洵用玉环换了一幅卦算馆的张仙画像,每天早晨虔诚烧香膜拜,终于有了两个爱读书的儿子。

东坡有个长他两岁的哥哥,不幸五岁就夭折了,苏洵在《题张仙(仙)画像》里完全没提这个名叫“景先”的长子,两个优秀好学的儿子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别以为苏洵只爱儿子,东坡的姐姐八娘婚姻不幸福,死于青春年华,苏洵愤怒哀伤,不惜与八娘的婆家决裂,尽管那是妻子的娘家。

我们不知道这灵验的张仙是何许人,苏洵的文字也没有形容张仙的形貌长相。从他的叙述可知,他是先被画像的“笔法清奇”所吸引,才从店主人无碍子那里知晓这像主是张仙,“有感必应”。可以向张仙祈求的不一定是生子,而生子恰是苏洵那时的愿望,他求子得子,题写画像记事。

四川眉山东边,渡过岷江有座蟆颐山,山上的蟆颐观又叫重瞳观,据说始建于唐代,目前见到的是明清修建的格局。我在殿宇附近看到“苏洵求子处”“苏洵手植树”的丹书石碑,觉得挺讶异,不知道是什么故事?

关于苏东坡出生的传说,比较著名的是南宋张端义《贵耳集》里记载的: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

一个27岁才甘愿从体制外的游历山川、结交八方,转向读书科举的男人,考运不如自己的两个儿子,心中如何五味杂陈?苏洵和儿子并称“三苏”,在历史的地位总是以身为两个成材的儿子的父亲被人认识。他拜的张仙赐给他儿子,他的儿子声名使得张仙的神力广大。张仙如果是张远霄,他花三百千向四目仙翁买的竹弓和铁弹,真是回报率很高的投资啊!

“送子张仙”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后蜀末代君王孟昶。花蕊夫人张挂亡夫孟昶的画像,宋太祖问她所拜何人?她说是送子张仙。另一说是五代张远霄。蟆颐观殿前明代成化十三年(1477)的石刻碑记依稀可读,内容说双眼里有四个瞳子的四目仙翁卖给张远霄竹弓和铁弹,让他为人除疫避害,并认为苏洵题写的就是“张仙挟弹图”。

苏洵有一篇文章《题张仙(仙)画像》:洵尝于天圣庚午重九日至玉局观无碍子卦肆中见一画像,笔法清奇,乃云:“张仙也。有感必应。”因解玉环易之。洵尚无子嗣,每旦必露香以告,逮数年,既得轼,又得辙,性皆嗜书。乃知真人急于接物,而无碍子之言不妄矣。故识其本末,使异时祈嗣者于此加敬云。

还有南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记载:苏洵生苏轼、辙,以文章名,其后二子继之,故时人谣曰:“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受古人生儿子“悬弧”的影响,弧就是弓。《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生儿子便在门的左边挂弓;生女儿就在门右边挂佩巾,叫“悬帨”。“弓”加“长”为姓氏“张”,挟弹的“弹”和诞生的“诞”同音,于是就有“张仙挟弹”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