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教授,字百年,新山人,祖籍广东潮安,是马来西亚著名的汉学家。宽柔中学毕业后,他赴台湾升学,是台大首位取得文学博士的海外生。毕业后,郑良树先后在马来亚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授业,桃李满天下。2003年,郑教授从香港中大退休后回返新山,很自然顺理地加入升格前的南方学院,担任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中文系讲座教授。现在,新山人惯于将宽柔中小学及南方大学统称为“宽柔学村”,其实这是郑教授对他的母校首先发起的教育聚落论述,当中饱含他的教育期望与乡土感情。
我初识郑良树,早在1980年代的一场全国潮州会馆联办的座谈会里。台上评说马潮联会,他说,在他眼中只有两个项目有深远的影响力,一是提供大专助学金,另一项是尚待观察的马潮控股(注: 后来也解散了)。在“潮联”的主场,郑教授以学者冷静宏观的视野,不讲客套、语惊四座的评语,给年轻的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当时,他与会众一样,身着一件印染马潮联主题的峇迪长袖衫,日后多年,我也常见他在聚会上穿这件纪念衫。显然,对新山乡土与潮州文化,他总有一份静默低调的深情。就如他在办公室外自书的对联:“相见也无事,不来常思君。”
艺术界都评说郑教授的水墨为文人山水,我常凝视其带古风的淡彩山水,心想,是大学者的高远视野,才能把云上远峰如此舒坦地收纳于君子的坦荡胸怀。
开启短片,在那一阵回音颤动的铜锣声响里,一把磁性的男声带出了几句缓缓升高的句子:“我们没有摩西,没有人会带领我们出海。”;“我们也没有诺亚方舟,没有客观环境,会作为我们的避难所。”;“我们有的是,前辈们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和人格感召。”(音乐渐强) “我们就凭着他们的精神和人格,要在这块土地上,使中华文化成长,为着整个马来西亚文化!”
这是《扎根》最震撼我的开场,也是郑良树对马华文化给我留下的最强“宣言”。
文字浮在“扎根”主题的背景上,音乐随最后一句的落锤而激越澎湃,好像一波轰然拍岸的惊涛!音浪退落,屏幕上出现一个名字:郑良树。
但郑良树教授(1940-2016)从来就不是一位言谈激昂的大学者!
最近,为了在线上分享新山的民俗活动,我又从电脑里找出马来西亚纪录片导演黄巧力2007年所拍的《扎根——我们的故事》的片头短片。
有关新山华社在马国文教历史长河中的角色,郑教授说过,新山人“动过两次脑筋”,一是独立后宽柔中学拒绝改制,宁为华社自费的独立中学;另一次便是创设南方学院。
但,《扎根》片首语之坚毅傲岸,也是文人的浓墨本色呀!
郑良树与人交往,似乎听的总比讲的多,也客气谦虚,一派潮州文人的温文儒雅。他甫回来新山时,一次在南方学院的黄昏斜晖里相遇,我说他的大学者的“海归”是新山之幸,他却谦虚地道:“这只是退休后废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