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后,纷纷修缮庙宇宗祠,许多古迹在这股修缮热潮中被拆除,闽南传统工艺之美逐渐流失。
走在闽南侨乡,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数量惊人的侨房,还有众多的庙宇祠堂。两三千人的村子世代繁衍,大姓有祖祠,分房各支建分祠,加上多样的宗教信仰,村庄里四处可见庙宇宗祠。中国改革开放后,富裕的侨乡纷纷修缮庙宇宗祠,可惜的是,许多古迹在这股修缮热潮中被拆除。虽然新建筑是在原址重建,外观还是传统模样,金碧辉煌之下是深深的无奈,各种闪亮登场的摩登材料,各种啼笑皆非的石雕木雕,闽南传统工艺之美逐渐流失。
带领南安人重建凤山寺的主理是林路(或作林露,又名林云龙),他是新加坡声名显赫的建筑商,也是抗日英雄林谋盛的父亲,不仅在新加坡修建大批中西式建筑,在他的老家南安,“有林路富,无林路厝”的俗语流传至今,说的都是林路在建筑营造上的造诣。
当凤山寺开始策划保护性修复时,新加坡已没有林路这样的建筑大家,仅有的国立大学建筑系也没有中国传统建筑教育,如何修复这座闽南传统建筑式样的国家古迹?虽然市区重建局和古迹保护局为凤山寺制订保护原则与要求,但新加坡缺乏具有资质的、可修复华族传统建筑的团队,只能到中国聘请专业人士策划,经过长达三年的现场考察与设计沟通,凤山寺保护性修复工程计划获得政府批准。
南洋与闽南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先辈下南洋带来祖居地的文化,又将南洋经验带回侨乡,在漫长岁月里,两地文化相互交流扶持。新加坡凤山寺的保护性修复工程,穿越百年时空,再次延续闽南建筑传统工艺,展示古迹建筑无可取代的历史与人文魅力,所累积的经验与教训或许可供闽南侨乡借鉴。
凤山寺的保护性修复不仅为新加坡留存一座精美的闽南传统式样建筑,也引领华族古迹建筑的保护性修复与教育。工程完工后,将修复时替换下的建筑构件,结合寺庙历史与神灵文化介绍,举办小型展览普及教育。
与凤山寺相似,闽南侨乡的寺庙宗祠大多由村委管理,除了位列国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大量古迹建筑的维护靠民间自觉,没有任何保护修复的专业指导。尽管对老房子有感情,更多时候如同凤山寺曾走过的路,村民往往按照对于现代生活的理解与想象,对老房子进行或大或小的改造。
古迹保护的民间力量
考察中谈起庙宇祠堂的修缮,村民的回答很朴素:“老房子太破太没面子,以前穷,没办法,现在有钱了,要盖新的才有诚心!”虽然有乡贤竭力保护古迹,然而,要顶住乡亲的质疑眼光,修旧如旧让古迹重放光彩,迈出这一步谈何容易;想起新加坡凤山寺的保护性修复,或许,今时今日南洋的一点经验,可以带给闽南侨乡些许启发。
凤山寺的保护性修复工程也展示华社传统,新加坡南安会馆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筹款,并获得李氏基金资助。动员民间力量参与国家古迹的保护,这一特殊的族群文化特征,赢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凤山寺保护性修复工程于2010年获颁联合国亚太文化资产保存卓越奖。
闽南传统工艺的传承
凤山寺的保护之路也曾走过崎岖,事实上,民间对于古迹建筑保护的认知是在改变中。作为新加坡南安人的信仰依托,凤山寺依法由南安会馆负责管理,分别于1976年、1995年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维修,由于当时对古迹保护的理解有限,将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用在古迹建筑上。为了避免木构件腐朽导致的安全问题,添加钢架、混凝土支柱、钢丝网等。所幸这些不恰当做法不是不可逆转的,凤山寺在2007年进行保护性修复时,求证早期建筑图纸与相关营造记录后,尽量将建筑恢复原真状态。
新加坡的闽南传统建筑
凤山寺保护性修复工程为闽南侨乡作出示范,从新加坡再次溯源到建筑材料与工艺的发源地——闽南,不仅按照传统做法订制建筑材料,更从闽南聘请手艺高超的工匠进行施工。事实上,即使是在闽南,也只有少数工匠掌握这些技术,传统工艺的延续需要市场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凤山寺的保护性修复支持闽南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
古迹保护认知的改变
凤山寺红瓦绿垂珠的“皇宫起”屋顶,燕尾脊高高翘起,屋脊正中有火焰球、葫芦宝瓶等装饰,正脊尾饰有行龙,垂脊牌头有飞凤,戗脊有草花,脊堵有花饰,这些装饰采用闽南传统剪粘作法,由技艺高超的工匠剪彩碗打磨瓷片,再一片片粘贴到素坯上,打造出圆润生动的造型。
本地的凤山寺,保护性修复不仅留存精美的闽南传统式样建筑,也引领华族古迹建筑的保护性修复与教育。
事实上,闽南古迹建筑的保护也有着深厚的侨乡资源,例如,华侨华人对于家乡的特殊情感,日渐富裕的乡村群体、地方乡贤的带头作用,以及中国政府对于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如果能够有适当的专业指导,借鉴海内外经验,提升公众意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侨乡古迹建筑的保护可以有所成就。
相传新加坡凤山寺是以南安诗山的凤山寺为原型,从中国进口建筑材料,连工匠都是从闽南请来的,采用“对场作”竞技,聘请两组工匠隔着幕帐同时施工,在南洋展示他们高超的技艺。凤山寺1908年开始兴建,1913年落成,花了整整五年时间,精雕细刻打造一座闽南传统建筑精品。
在莫罕默苏丹路的高楼大厦中,远远望见凤山寺,这座供奉广泽尊王的庙宇,是新加坡南安人于1913年建成的,1978年被列为国家古迹。一进三开间的凤山寺,以65年的历史荣登国家古迹排行榜,胜在建筑工艺的精湛。
凤山寺在保护性修复时采用落架大修,搭建施工棚保护主体建筑,逐步拆卸屋架,取下腐朽的木构件,以干燥、防虫、防腐处理过的新木材,进行原尺寸复制替换,然后重新油饰。状况较好的构件进行清洁处理,再将所有木构件按传统作法安放回原处,恢复其历史原貌。
虽然一些不恰当的维修做法是可以纠正的,然而,如果未对建筑做出详细测量记录,特别是大多数乡村建筑缺乏历史档案资料,古迹建筑在翻修后难以复原,甚至被拆除殆尽,这是闽南侨乡古迹保护面对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