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4月,舍弃去初级学院的机会,到义安工艺学院继续升学。以为三年的青春将在刻板的工院教育里磨损,哪里知道,当我在迎新周的学生活动上,把名字填在口琴队的报名表格上时,其实已经拥有不只三个夏天的彩虹。这道彩虹,50年来闪亮了许多人的流金岁月,它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它环抱着我们成长。它是义安文艺社工团(CASSC)。

义安理工学院(Ngee Ann Polytechnic)在1963年成立的初期是义安学院(Ngee Ann College)。创始机构义安公司(The Ngee Ann Kongsi)有鉴于当时中文大专学府的缺乏而设立。然后于1968年易名为义安工艺学院(Ngee Ann Technical College) 和接着在1982年再改成义安理工学院(Ngee Ann Polytechnic)。

会所里, 总有一些大哥大姐们(当年我们昵称他们老家伙)领着学弟学妹,学习任何我们需要(或不需要)懂的事物,不单是能陶冶性情的音乐欣赏、乐器演奏、歌唱、舞蹈,还有为主办一年一度的迎新晚会,无师自通的搭幕、建台、音响控制、灯光效果、化妆、表演,为搞户外活动的煮炒、洗刷、搭帐篷,当然还有各个科目、项目上的补习指导。三年下来,几乎人人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代接一代地薪火相传,那蓬勃的朝气,强大的凝聚力,真是无坚不摧呀!这跨年代深固的友谊,不只历久不衰,更是促成了好多对好姻缘。

金禧重办经典活动

人人十八般武艺皆通

穷得只剩下快乐

若岁月如歌,记忆里属于会所的点点滴滴似一首不老、隽永、经得起岁月考验,动人心弦的歌,不时盘旋在曾经在会所呆过的同学们心中。

借着这个金禧,我们从心出发!再一次,为接下来的岁月创造更多美好的瞬间。

缤纷校园

一晃眼,义安文艺社工团的会所在青黄交接中,虽然多次迁移,也已度过50个年头。今年是会所难得的金禧年,热心的老同学以走过的路为主题,细心挑选四项当年的经典活动:新年团拜、绕湖、爬金山、联欢晚会。

我们联系从会所出来的同学,跨度几十年,从20多岁到70多岁。新年团拜时老少齐聚一堂,气氛非常欢腾;4月绕湖时更是同舟共济,70多人互相鼓励走完全程。6月底将有40多人去爬金山,平均年龄58岁,勇气不减当年。10月将回到义安校园的压轴戏——联欢晚会,各路人马正积极地练习、筹备。

1960至80年代,义安学府里的华校生,可真是济济一堂。就有那么一群活力四射的学生,于1969年齐心合力在校园内成立口琴队,接着合唱团、华乐团、舞台艺术研究会相继成立。这几组团员因为靠得近,就在1980年合体成文艺社工团。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课外活动空间,顺理成章成为同学们课后的好去处,那可真是一个充满欢乐色彩的温暖窝,嗯,是一个除了家以外,我们逗留时间最多的地方——那时候我们称之为会所。

“白云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出来社会工作后,同学们各自忙,创业、家庭、孩子等等,总让我们透不过气来。然而,大家珍惜这份情谊,跨届的聚会也不少。农历新年的团拜是最好的焦点活动,组织家庭后,把伴侣和孩子们也带来聚餐,像个大家庭似的其乐融融。

我们那些年的那些人,平日里除了从一个讲堂到另一个讲堂忙着上课以外,午后的会所午时五十(12时50分)大家唱,总是让我们精神抖擞,补充精力继续下午另一轮脑力战。黄昏时分,山丘上悠扬地飞舞着笛子旋律,是华乐队的笛子手在苦练。晚餐时间到了,留下来继续埋头苦读的,会轮流爬过山丘到武吉知马七英里的小贩中心打包晚餐。那时候的我们,穷得只剩下快乐,只能吃个卤蛋饭或菜饭。还有星期六的小组练习,每一季的小组汇报,一年一度的迎新晚会,假期间的假日营、绕湖、爬金山、爬大汉山,节日时的新年团拜、中秋联欢,同其他大专学府、艺术团体的交流等等,一年的节目排得琳琅满目,七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