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这个名字,取自“漕运通济”之意。历史上的通州因漕运而兴盛,百姓因漕运而富裕,各业也因漕运而兴旺,那时,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物资都汇集到此处。清乾隆年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一路沿着运河北上,在通州上岸进京。在这里,他们亲眼目睹了“天下第一通漕之处”的繁盛景象。运河上往来的船只运送着“各类供应首都的棉花、铜币、大米、丝绸、盐、茶以及其他商货”,码头上一片繁忙,搬运工们“从船上把东西搬上岸,表现得敏捷、有力量和灵活……绝非其他国家的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

“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燕京岁时记》中,将立春时节人们鞭春牛的习俗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北京人至今喜爱的年画代表作《春牛图》,更是将鞭春喜庆热闹的场面直观、立体、生动地定格在世人眼前,为中华民族留下大量立春记忆的同时,也无声叙述着北京与立春文化的独特历史渊源。

立春鞭春牛习俗虽已延续近3000年,但唐宋以后才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区域。《岁时广记》中记有,辽穆宗应历九年立春这天便备好酒,“命殿前都点检夷腊葛代行土牛礼”;《金史·海陵纪》中载:“立春,观击土牛。”元明清时期,风俗更盛。元代立春要放假一日。

青砖砌成的古观象台古朴大气,东边是高台建筑,西侧为庭院。院内恬静幽雅、古木参天,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享誉世界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半身雕像,以及浑天仪、日晷、星晷等古代天文仪器座立院中,彰显出古代中国文明绵延的基因所在。

时至今日,千年前立春节日的场景,不仅可于文字中吟味,古画中赏阅,更能在古观象台里亲历感受。

迎春鞭春春日始

紫薇殿内高悬着乾隆御笔匾额“观象授时”,于殿中游览,仿佛可以感受到郭守敬在无数个夜晚,反复测影推算,建造了四丈高表,精确地定出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沿着承台旁的阶梯拾阶而上,中国首架测定二十四节气的黄道经纬仪静静地立于台顶西南角。

地处北京东南的建国门区域,是明清举办打春活动或春牛巡游的必经之地。建国门外的古观象台,是世界上连续保持观测时间最久的古观象台。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时期,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此建造司天台,用以观测星象,当时为京城郊外制高点,若是在500年前登临台顶,向东可远眺京杭大运河,向西可见天坛、日坛及故宫等繁华的城景,夜晚更是满天星斗熠熠闪烁。

最早迎来春天之地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立春就像是破晓时,东方露出的那一条金色光带,打破光秃秃的空白,迎来万紫千红的季节。在这特殊时刻,最重要的不是铭记和缅怀,而是展望。于是自古以来,与立春相关的众多节气习俗,如祭句芒神、迎春、进春、说春、咬春、鞭春等,都饱含着温暖的祝福和美好的希冀。其中,起源于西周,确立于明代,最能体现中国农耕文明的鞭春礼仪,除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来,通过占验散病逐疫、祈求丰收和吉利外,得春为吉的寓意更加引人重视。“一打风调雨顺,二打肥田土沃,三打三羊开泰”的祭文,是对立春这一生机勃发时节最美的诠释和演绎。

随着鞭春仪式结束,民俗专家、市民及慕名而来的游人踏着春天脚步,沿着古街出发。身穿传统服饰,头戴毛茸鸡帽,手拿五彩风车的牛童和春姑娘边走边喊“春来啦!福到啦!”此时恒基大厦一楼大厅一场极具京味儿特色的立春民俗庙会鸣锣上演。

京味特色的立春民俗庙会

《吕氏春秋》云:“春之德风,风不信,则花不成。”东风解冻,春天如约而来。站在京杭大运河畔的大观楼上,聆听风带来的讯息,不误每一朵花开的景象。

清后期,因北运河彻底停运,通州这座因漕运而兴的城市,也随着河运便利的失去而逐渐衰落下去。近几十年,通州作为北京的“睡城”名声在外,因为这里的房价相对便宜,餐饮、超市、商场配套也不错,是典型的生活住宅区,很多在东三环附近工作的人大多选择居住在通州,每天清晨数以万计的上班族涌向通州的地铁站和公交车站,挤上开往北京城区的班车。如今的睡城期待着华丽的转身,打造首都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铁六号线从运河河床下穿过,在厚实的大运河文化底蕴里,不断散发着古文明的馨香,也显示着现代都市的欣欣向荣。

运河文化广场四周虽高楼林立,但抬头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还是矗立在运河西畔的燃灯塔,在通州乃至全京城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这座塔。它是给运河上往来船只指路的灯塔,南来的旅人们和历经险阻的漕运船工,在运河上,远远望见燃灯塔的身影,就知道通州到了,京城也就在不远的地方。

咬春区、非遗展示区以及民俗表演区错落有致地排开,七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将自发制作的上万张春饼及春卷、春盘等依次排开送给在场的人们咬春,令大家感受到一场完美的立春文化及美食盛宴。正中舞台上专业的女歌手一曲《春天的芭蕾》赢来阵阵掌声,舞台对面,从事剪纸、捏泥人、做毛猴技艺的老北京民间艺人现场教授独门技巧,就在大家品尝着专属春天的美食时,远处变脸、舞狮、民乐等活动又将迎春活动推向高潮。

东风解冻,春天如约而来,农历新年将至。北京东南部建国门外的古观象台,是明清以来举办打春活动或春牛巡游的必经之地,作者大清早赶上盛会,了解立春习俗,包括鞭牛、咬春。

清晨,从北京市三环路三元桥打车临近建国门时,顺畅的马路开始拥堵起来。根据司机,这些人都是得知古观象台要举行鞭春活动,从各地赶来的。跨过古观象台的月亮门,布满院落的五彩风车映入眼中,随着风过,沙沙作响。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展板陈列院中空地上,众人饶有兴致地驻足。

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请中书省宰辅等官员一同在大都齐政楼南迎接太岁神牛。立春当天清晨,“司农、守土正官率赤县属官具公服拜长官,以彩杖击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句芒神入祀。”明朝“四立”中,以立春最为重要,皇帝会在立春这天赐宴,立夏、立秋、立冬均无此殊荣。

古时立春日,除了鞭春牛、咬春饼外,民间及官府都要到东郊迎春。据史记载,春神句芒神居于东方。明清时期,东直门外会专门举行迎春仪式的春场和春牛棚等,而多河富水东郊的通州,是最早迎来春天之地。

在紫薇殿旁的房间里见到儒雅的王作楫老先生时,身穿褐色对襟唐装、围着大红围巾的他正向春姑娘和牛童讲解鞭牛的要领:鞭打时要反手轻打,因正手是抽打失去了鞭春的意义。鞭牛是为了“告诉”牛,春天已到,该开始劳作,可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于是用泥或纸做个假牛,拿柳条鞭打。牛的大小也有讲究,迎春用的牛身长要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肚里的春粮象征五谷丰登等。春牛被鞭打后,牛童和春姑娘会将土牛肚里流出的春粮福袋和有着立春特色的年画分发给在场观礼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