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昂的父母都是永久居民,当她还在念书时,全家人每逢学校假期就会到中国探亲,但她开始工作后就比较忙碌,探亲的次数逐渐减少,现在每两三年会到中国一次。
中学时期的一场运动会上,有一名同学不幸昏倒,当时是圣约翰救伤队成员的她因学习过基本的救伤技能,马上很镇定地上前施救。
出生于中国苏州的周昂,3岁时就随父母移居我国。从年幼时对捞鱼生、大宝森节等本地节日传统感到新奇有趣,到如今热爱本地美食、口音也变得“新加坡化”,20多年来已习惯这里的生活,让她最终选择入籍新加坡。
她忆述,当年为了让年纪还小的她熟悉本地环境,父母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她到不同的邻里、博物馆和美术馆等参观,了解本地文化与国人的生活习惯。
周昂认为,自己从小在新加坡长大,从幼儿园起就天天唱国歌和念信约等,所以从未把自己当成外来人,选择入籍新加坡也是顺理成章的过程。
提到自己哪方面最“新加坡化”,周昂马上回答说:“我的口音!没有人听得出我是从中国来的,不论是我讲话的方式、口音或生活习惯等,都是非常道地的。”
她说,家中一开始还有较浓的中国传统特色,例如母亲会做一些较具中国口味的饭菜,但他们移居新加坡至今已20多年,这些传统也逐渐融入了新加坡文化。她笑说,现在家里准备的饭菜已非常新加坡式,母亲甚至学会了如何烹煮印度咖喱。
她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本地就读,毕业于南洋小学、南洋女子中学校及华侨中学(高中部),之后考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如今在黄廷方综合医院泌尿部门担任外科医生。
和许多新加坡人一样,周昂也热爱本地美食,一到周末就会到小贩中心用餐,而每个种族的佳肴她都喜欢,但最爱吃的还是福建面。
自小立志当医生 盼为本地医界做出贡献
“我还记得当天回到家后,我很激动地跟妈妈分享了这个事件,而这也让我更坚定要成为一名医生,因此努力读书考上医学院。”
(四之四本系列由通讯及新闻部呈献)
今年27岁的周昂出生于中国苏州,3岁时就随同父母从中国移居新加坡,几乎整个童年和成长时期都在本地度过。
她平时在医院里也会和外籍护士和同事分享本地的工作及生活习惯,例如介绍他们可以到哪里找本地美食,协助他们适应及融入新加坡社会。
当记者问她是如何度过今年的农历新年时,她笑说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医院,大年初一也不例外。“如果大家都去过年了,那病人该怎么办?”
家中除了周昂已是新加坡公民,她的弟弟周杨(22岁)也计划在毕业后申请入籍新加坡。周杨在新加坡出生,目前是永久居民并已履行国民服役,他和姐姐一样考上国大杨潞龄医学院,现在已是三年级生。
因此,从小就心系新加坡的她从医学院毕业后约一年,便申请入籍新加坡,并在2017年获得新加坡公民权。
其中让她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新加坡庆祝的第一个农历新年。周昂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捞鱼生,听妈妈说,那时候我非常激动、非常开心,因为捞鱼生是新加坡的一种传统,而当时在中国是没有看到的。”
她两年前成为新加坡公民时,许多病人和同事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都对她表示欢迎,并为她感到高兴。
最爱到小贩中心享用本地美食,说话时很自然地加入“啦”和“咯”等新加坡式的语气词,在中国出生的周昂不论口音还是生活习惯,都像是个道地的新加坡女孩。
加入新加坡这个大家庭后,周昂觉得自己当医生更任重道远,她更希望今后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女外科医生,为新加坡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周昂现在如愿以偿在黄廷方综合医院泌尿部门任职,她每天早上7时开始巡视病房,之后到门诊部看诊,或到手术室参与各种外科手术。
小学时期当义工所得到的满足感,让周昂立下了当医生的志愿,成为新加坡的“正式成员”后,她更想为本地医界做出更多贡献。
周昂小学时到老人院当义工,让她非常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从那时候开始,她便一心想服务社会和大众,并认为能够透过当医生实现这个心愿。
接受《联合早报》访问前,周昂刚好和家人在整理旧照片,它们记录了许多她在新加坡的“第一次”,而母亲也不禁走上回忆的长廊,叙述着周昂有趣的童年经历。
周昂首次感受到新加坡的多元种族文化,则是1995年体验了大宝森节的节日气氛。旧照片中就还有她和父亲在一座印度庙前的合影,以及她享用着印度圆形脆饼(papadum)的画面。“那时家里就住在实里基附近,还记得当天听到家楼下热热闹闹的,我就下楼看了一整天。后来父母还带我去小印度,吃咖喱鱼头和买花环之类的。”
尽管工作时间长并且辛苦,周昂的言语之间仍流露了医者的专业及对病人满满的关心。为了能更好地与病人沟通,她还学会了一些基本的马来语和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