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修读马来语会话课的中二生黄千瑜(14岁)认为,课程稍微提高了她说马来语的信心。“我的父母来自马来西亚,平时和我说英语和华语。父母和两个姐姐更常说马来语、华语或方言,我希望学会一点马来语,能更好地参与家人的对话。如今碰到摊贩以马来语问我问题,我尽量以马来语回答。”
前年起,学校让课程成为母语部门的旗舰项目,增加互动和文化元素,成为所有中一生长达10周的课后增益课,每周两小时。该课程去年改为七周。
2013年至2017年,裕中安排全体中一生考完试后上两天的CCM,每天三小时。但校方认为,这种“速成班”模式效果不高,学生接触所学语言的机会不多。
教师:有了入门知识 日后有兴趣可深入学习
华文高级教师姚逸思是裕中的CCM协调教师。她说,校方认为这项会话课对学生有益处。“新加坡处在东南亚,无论是华族学生能说马来语,或印族和马来族学生会说华语,都能让他们有多一份优势。会话课教导的是最基本的会话能力,但有了入门知识,希望学生日后有兴趣,可再深入学习。”
裕华中学去年让学习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的学生,到熟食中心与不同种族的摊贩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裕华中学近年对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CCM)进行调整,希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裕中前年开办CCM时,安排学生在3月假期时进行学习之旅,并在6月假期进行一天的文化营活动。去年,这项CCM学习之旅不像前年一样带学生走访牛车水或到芽笼士乃,而是让他们到学校附近熟食中心,以马来语或华语与摊贩和店家交流。
对于这项调整,姚逸思说,学校认为社区里就有各大种族共处,学生应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去年上CCM的中一生考完年中考试后,也同中二生进行小贩和食客的角色扮演活动,以华语或马来语进行互动。鉴于疫情,今年还未启动这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