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空军和国防科技局还将花两年时间,在基地里的指定道路交界处测试无人车的“车辆对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简称V2I)技术。
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今年3月初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该部门开支时,宣布武装部队试用无人车运载货物和人员的计划。
程礼健说:“我们要探讨的功能之一,是无人车的自主能力足不足以让它在军营的密集环境中行驶,以及无人车应对军营里不同路况的技术有多完善。接下来我们也会尝试研发一些功能,促进无人车在武装部队军营和基地的更广泛使用。”
今年下半年展开的第二阶段则将调高无人车行驶速度,并试载人员往返克兰芝第二和第三军营。无人车将沿着指定路线提供接驳服务,让使用者前往医疗中心等站点。路线全长约5.5公里,共设10个站点。
国防科技局陆军系统署高级项目经理程礼健(35岁)说,试用中的无人车与商用无人车的作业方式大致相同,车上都会有一名安全操作员随行,无人车也不会自行偏离预设路线。
有了无人车系统,使用者可按需求编排载送服务,减少延宕。当局也将研发手机应用,方便召用无人车。
试验将于明年初在樟宜海军基地展开。船员可通过手机应用下单,随后运输车便会从货仓把装好部件的储物箱载送到码头。船员收到手机应用通知后便可取货,减少安排取货所需的行政时间。
沈伟安认为,试验计划一举三得。“首先,使用无人车能减少我们行政运输作业工作所需的人力资源,省下的人力可以调往支持其他运作和训练;其次,使用无人车也让我们在行政上更有效率,既让我们节省时间,也为个别单位的士兵提供方便;最后,无人车靠电力驱动,因此也与推动绿化和可持续使用车辆的全国对话相契合。”
目前,陆军和空军各有两辆无人车参与试验计划。
陆军上个月初在克兰芝军营展开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限于运载物品,比如将个别单位进行训练所需的水桶、冰块和桌椅等用具,从克兰芝第三军营载送到克兰芝第二军营的训练场地。目前这类任务由多用途军车或手推车完成。
这项技术将让无人车一边沿着基地里的预设路线行驶,一边与智能基础设施传输信息。无人车来到交界处时,具备V2I功能的交通灯便会收到信号,并让无人车优先通过。
空军策划处组长ME5级军事专才谢受财(43岁)说,试用无人车是空军智能基地计划的一部分。计划将让空军优化资源,推动创新和采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实现人员和物流运输的自动化和再设计。
空军目前已在巴耶利峇空军基地展开无人车试验。与陆军试验一样,接下来一年的试验将围绕无人车的载人和载物功能。
陆军是武装部队里负责陆路交通的机构,因此也负责无人车计划相关的监管框架。沈伟安说,无人车试验计划将让武装部队更了解无人车的操作和局限,并更有效地制定武装部队军营和基地里无人驾驶车的相关监管政策。
新加坡武装部队展开为期一年的无人驾驶车试验计划,用无人车接载物品和人员。这项技术将让武装部队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并节省行政运输作业的时间。
“空军基地涵盖多个人员、车辆及军机的流动网络。V2I技术能帮助无人车在空军基地这样的环境里穿行,并提高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警觉性。空军希望成为这项技术的测试平台,与其他部队分享成果和最佳作业方式,使武装部队的无人车作业不断改进。”
车辆对基础设施技术能帮助无人车在空军基地这样的环境里穿行,并提高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警觉性。
——空军策划处组长ME5级军事专才谢受财
此外,无人车配有传感器,具备自行导航和防止相撞等功能。车上也增设其他安全措施,如紧急刹车按钮。操作员可通过无人车管理系统,实时密切监控无人车。系统也能通过演算法,优化行驶路线。
空军无人车基地内行驶 未来或可与交通灯“对话”
陆军上个月初在克兰芝军营展开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限于运载物品,第二阶段则将调高无人车行驶速度,并试载人员往返克兰芝第二和第三军营。无人车将沿着指定路线提供接驳服务,让使用者前往医疗中心等站点。路线全长约5.5公里,共设10个站点。
海军部队则与国防科技局联手研发无人驾驶重载运输车(Autonomous Load Transporter),方便不同部件从货仓或厂房到码头的运输工作。
新加坡空军部队的无人驾驶车除了载人载物,未来还可能具备与基地内交通灯等基础设施“对话”的功能。交通灯一旦探测到无人车的信号,就能优先让无人车通行,为车内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陆军和空军部队与国防科技局联手合作,利用现成的商用无人驾驶车技术,开发可兼载物流资源和人员的无人车。
陆军运输团总部系统发展组组长ME6级军事专才沈伟安(47岁)受访时说,武装部队过去曾探讨使用无人车技术,如今相关技术已更成熟。过去一年,准备工作陆续展开,包括与相关企业洽谈,以及通过内部安全审批,才能在军营里开始使用无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