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5.1公顷的裕廊渔港有约103家鱼商经营批发生意,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进口渔获,每天为两三千个鱼贩和超市等供应渔产与海鲜。食品局昨天表示将做出相关安排,让进口海鲜转到替代场所卸货。

新加坡食品局昨天(7月18日)回答本报询问时透露,裕廊渔港处理本地约30%的进口海鲜,其中60%是冷冻鱼,12%是冷冻贝类,8%是冰冻鱼。这些进口海鲜是通过海陆空方式送达裕廊渔港。

鱼商总会:避免让两渔港人员交叉感染

食品局吁请公众不要恐慌,也不要急于抢购海鲜。除了仍有冰冻海鲜供选择,本地主要的连锁超市也已采取行动增加海鲜供应。鱼商和零售商等利益相关者也正从供应链调货。

裕廊渔港因出现冠病确诊病例关闭两周,受访鱼商反映,将所有渔船导向圣诺哥渔港的做法并不实际,建议有关当局探讨允许渔船在毗邻裕廊渔港的裕廊港口卸货。

本地海鲜来自多个地区,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中国、印度、台湾,以及越南等。

在圣诺哥渔港做批发生意的黄姓鱼商(45岁)说,改成陆地运输将增加成本。不过,为了保证供应,他可能会安排印尼渔获改在马来西亚卸货,再由货车运到我国。

问及圣诺哥渔港为何不能直接暂替裕廊渔港的所有运作,彭志祥解释,从地理位置而言,来自印尼的渔船开到圣诺哥渔港需要的时间会比开到裕廊渔港多至少一天。另外,裕廊渔港的鱼商没有圣诺哥渔港的准证,无法入内做生意。

延伸阅读

经营巨人超市和冷藏公司超市的牛奶公司发言人说,裕廊渔港关闭虽然会影响下来两周的海鲜供应,但公司正和供应商合作增加供应。公司致力于确保海鲜价格平稳,不会落实购买限制,但吁请顾客只购买所需的量。

榜鹅鱼商公会主席彭志祥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约八成通过水路进口的渔获都是在裕廊渔港卸货,之后在圣诺哥渔港运作的鱼商会把渔获从裕廊渔港载往圣诺哥渔港,路程约20公里,每趟需40分钟左右。

新加坡鱼商总会副主席林伟健说,在还未确定裕廊渔港员工的健康状态前,不应让该渔港的人员进入圣诺哥渔港,以免交叉感染。另外,即使有临时的卸货点,也不清楚那里的卫生条件和通关程序等。

他透露,鱼商已向食品局建议开放裕廊港口,用来暂替被关闭的裕廊渔港,目前等待当局的进一步通知。

彭志祥因此担心,裕廊渔港关闭两周也会殃及圣诺哥渔港的渔获。他说,鱼商正探讨从越南、缅甸,甚至中国空运渔获增加供应。“品种可能不一样,但起码能保证公众有鱼吃。”

职总平价发言人表示正和供应商密切合作,探讨其他货源的可能性。超市目前仍有新鲜海鲜与各种冷冻海鲜应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