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首席研究员的许素美指出,关于心肌的这个发现,可意味着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展或进展与骨骼肌和心肌出现的共同衰退有关。“若能通过与骨骼肌的关联预测未来患有心脏疾病的风险,我们就能在心脏疾病还未出现前尽早治疗。”
比如,团队近期向30名参与者展开长达12个星期的针对性运动计划,测试对骨骼肌肉老化有益的运动,是否也能减缓心脏老化并且促进整体健康。
“老来瘦”不只意味着年长者容易跌倒,还有可能预示着心脏问题。
研究团队接下来会继续追踪这群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骨骼肌与心肌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展开更多介入式研究,探讨如何减缓心肌萎缩。研究团队计划下来几年内发表详细研究结果报告。
在考虑了年长者可能因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病而出现肌肉流失后,研究团队仍发现,肌少症病患多有较小的心脏结构,肌肉质量及功能下降也与心脏结构有明显关联。
一项本地研究发现,瘦弱的本地年长者骨骼肌肉质量下降与心肌结构和功能有关联,意味着肌肉减少,可能有助预测年长者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应及早介入治疗。
这些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展开的心脏老化研究,他们未曾患有心脏疾病,当中88人诊断出肌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约74岁。
肌少症(sarcopenia)也称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指的是与老年化有关的肌肉质量下降和肌力衰退,导致身体残疾或容易摔倒等。一般年长者中约一成患有肌少症,但病症对心脏的影响仍未知。
考虑到老年人的心肌也可能流失,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研究员召集378名年龄介于40岁至80来岁的年长者进行系列问答卷与肌力及心脏等体检,尝试证实本地年长者是否已有心脏肌肉萎缩症(cardio-sarcopenia),也就是骨骼肌和心肌都出现肌肉质量与肌力衰退。
骨骼肌是体内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四成。人体在骨和关节的配合下,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各类动作。
国家心脏中心的心内科高级顾问医生许素美助理教授强调:“这项研究也点出,我们在计划改善年长者的心脏健康时,不能只考虑到传统风险因素如糖尿病等,而是必须关注整体健康,包括骨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