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搬迁期限仅剩下两周左右,记者昨天(2月11日)走访第102座商业楼时发现,除了部分地面层的商家还没搬走,第二至四层的租户几乎已全都迁出。原设在二楼的一家音乐学校贴出的告示显示,它已于去年5月迁至义顺紫义坊(Wisteria Mall)。

7-11连锁便利店老板梅茜(Maisie,61岁)告诉记者,这家店结业后,她将转去义顺工业区附近的第285座组屋经营,但估计生意不会这么好,几名员工也因为新店交通不方便而辞职。

1936年成立的善友社成员主要是以前义顺甘榜的村民,他们现在大多已七八十岁。善友社于上世纪80年代从三巴旺路搬来,如今又将迁至义顺72街的第731座组屋。善友社秘书陈谋兴(57岁)透露,现址月租约1700元,新址要4000多元。

然而,并不是所有租户的搬迁都一帆风顺。

对70岁的萧亚青来说,她这辈子经营五金店的日子只剩下最后两周了。

来自中国山东日照的项洪凯(36岁)告诉记者,本月20日面包店结业后,他终于可以回国探亲了。

拆迁让很多商家烦恼,却让一些外籍工人有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这家便利店里的投注站是“多多旺地”,2014年10月9日以来开出47次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得奖号码。梅茜说,投注站将于本月18日迁至第103座组屋继续营业。

虽然那里一些店家已在清仓甩卖,但萧亚青不打算这么做,她会请供货商将卖不完的货收回以减少亏损。

一家补习中心仍在营业。不愿具名的校长告诉《联合早报》,他一年前已开始物色新地点,如今搬迁期限临近,选项越来越少。

这名在面包店打工七八年的客工坦言非常想家,疫情暴发后由于入境中国隔离期长,因此他已有三年没回家。他透露,他前些日子确诊染疫,现在康复了,是时候回去见见家人。他计划过段时间再回到新加坡工作。

距离搬迁期限仅剩下约两周,记者昨天走访义顺5道第102座商业楼时发现,除了部分地面层的商家还没搬走,第二至四层的租户几乎已全都迁出。

梅茜说,新店加盟费还在谈,告别忠邦街坊也让她非常伤感。“他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现在我每个晚上都掉眼泪。”

萧亚青说,她的店铺月租1万5000元,但她问过的一些新址喊价2万元,加上店员薪水及水电费等开支,她盘算之后决定结业。“即使新楼七年后落成标到了店铺,我也已经77岁,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便利店老板:告别很伤感 因为忠邦街坊就像家人

义顺5道第102座建屋发展局商业楼被征用为综合发展项目让路,商家须在本月之内搬走,萧亚青的五金店也不例外。她在忠邦城经营五金店30年,早已和街坊打成一片,甚至看着一些顾客从小长大,因此离别在即,她心中万分不舍。

CK百货忠邦分店的李姓店长(38岁)也感叹,要和共事八年的同事说再见,他很不舍得。这些年来与顾客建立起情感联系,也让他放不下。“有些安哥安娣把我们当晚辈看,每天早上经过都会打招呼,还会聊家常。”

美发院老板陈进兴(60岁)受访时说,新店已装修好,但防火系统还没获得防火安全证书,让他很着急。他昨早刚要求合格人员(Qualified Person)提交临时防火准证申请,希望新店可以在3月1日顺利开张。

不过,善友社互助会主席许敬英(81岁)说:“现在要爬楼梯才能上来四楼,以后在一楼就比较方便。”

冠病疫情暴发以来,补习中心的网上授课效果欠佳,有时遇到技术问题家长不愿付学费,也有家长认为学生上网课难以专注。他坦言,疫情和拆迁两面夹击让他有点吃不消,现在谈盈利已不实际,希望搬迁后至少能撑到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