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以外的因素仍有影响能源需求的空间,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归因于能源消费行为和态度的改变。”

从事股票交易的邝子豪(38岁)在去年下半年观察到能源价格上涨的苗头,赶紧签下Tuas Power的合约,12个月合约提供比管制电价优惠23.01%的折扣。和妻子住在榜鹅四房式组屋的他说:“这两年我们几乎都在家办公,家里养鱼也要全天候开灯。每月电费比之前多了约5元,但也不会因此特意省电。”

布罗德斯托克举例,作为居民用电的“大头”,将制冷设备的温度调高一度,就能帮助节电。

尽管过去一年,本地电价从每千瓦时20.76分升至25.44分,涨幅达22.54%,不过家庭用电量没有因价格上升而呈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数据也显示,家庭用电受天气波动较大,一年中最热的5月到7月会因使用制冷电器而用电较多。温度较低的12月到2月用电量则会较低。

他之后看到开放电力市场的电价有优惠,于是选择Geneco为期24个月的固定价格配套,每度电价格为15.88分。“我家的冷气常开,要找省电的地方不容易。现在每月电费约140元,还好签得早,不然要还近两倍的电费。”

“省电更多是一种习惯。电费还在能力承受范围内。我觉得比较不同电力配套很复杂,我也没时间一一比较,所以除非配套有很大的优惠,我还是会维持现状,该用的电器照开。”

全国49%家庭用户向零售商购电

面对电价冲击,和友人同住奎因街三房式组屋的卓玉敏(30岁,自由撰稿人)依然选择直接向新能源购电,上月电费为53.42元。她平日不开冷气,连风扇也设好定时关闭时间。

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导致本地电价连续四个季度上涨,同比升幅超过两成,不过电价调涨并未显著影响家庭用电量。

全国家庭整体用电量在过去数年更呈小幅增长趋势。

学者:住家用电是刚性需求

本地自2018年11月开放电力市场,截至去年中,全国有49%家庭用户转向零售商购电,其中43%签下固定价格配套,5%选择受管制电价折扣配套。

根据新能源集团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本地家庭用户用电量在冠病疫情暴发后有所上升,并以2020年年中的病毒阻断措施期和去年年中的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为高峰。

也就是说,电力消耗的很大部分并非由价格和收入水平等标准经济驱动因素所左右。

根据新能源集团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本地家庭用户用电量在冠病疫情暴发后有所上升,并以2020年年中的病毒阻断措施期和去年年中的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为高峰。

在住家电价飙涨的现实下,有选择购买电力零售商固定价格配套的居民直言“幸运”。罗文雄(43岁,咖啡馆老板)与妻子和两个儿子住在裕廊西的五房式组屋。他分享,阻断措施期间孩子在家,电费比平时高出约两成。

记者查询开放电力市场网站,显示有八家零售商提供六个月至24个月不等的固定价格或受管制价格折扣电力配套。固定电价配套如今在每度电23.98分到48.15分之间。受管制价格折扣,也从最初开放市场时的最多30%,大幅削减至目前的3%或6%。

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学院高级研究员兼首席能源经济学家布罗德斯托克(David Broadstock)博士受访时认为,这说明住家用电是刚性需求。“虽然原始数据无法对一系列重要的需求影响因素起控制作用,但它们确实表明家庭用户对电力的需求缺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