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这项研究的新大幸福老龄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覃梦奇博士,昨天在中心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发表初步调查结果时指出,对年长者来说,肥胖是引发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一大危险因素。鉴于近年肥胖率回升很大程度上来自较年长的群体,研究员希望探讨中年及年长者如何评估自己的体重、愿意接受保健信息的因素,并探讨为他们提供基本保健信息,是否有助他们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研究员从1月至本月通过电邮和手机短信为指定研究对象提供保健信息。
此外,调查根据调查对象所提供身高及体重数据,计算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而发现有些中年及年长者在评估自己体重时,会出现高估或低估的问题。总的来说,越是认为自己有肥胖问题的人,对自己体重的评估就越准确。
但覃梦奇也强调,研究仍在进行当中,对于保健信息的干预行动,能否促进健康生活仍有待观察。
超过2800名介于50至75岁的中年及年长人士参与调查。研究员是从新加坡生活与健康研究获取这些研究对象的基准数据(baseline data)。
调查显示,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较好,自认轻度肥胖,以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中年及年长者,相对更愿意接受有关控制体重和健康饮食的保健信息。
她说,卫生部和保健促进局等网站的信息很丰富,但由于信息量大,一般人未必会主动去查询。鉴于智能手机在本地非常普及,她认为通过发手机短信或能更有效地把信息传达给年长者。至于不谙科技等弱势年长者,仍得靠社区义工面对面向他们宣导保健知识。
对比不愿意接受保健信息者,对保健信息接受度高的中老年人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以及生活满意度都比较高,申诉有抑郁症状的比率也相对较少。
研究员下来还会进行两轮跟进调查,探讨中年及年长者在保健信息干预支援结束后,是否会维持相关的健康行为,预计明年初完成调查。
这是新加坡管理大学幸福老龄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Successful Ageing)研究员今年1月展开为期10个月的研究,并在分析首两个月的数据后,所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
覃梦奇指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体重认知不准确,可能会导致他有较不健康的行为。尤其是低估自己体重,但实际已超重的人,对含糖量高或油腻食物可能较不节制,导致肥胖风险增加。她建议中老年人应定期做体检,以准确了解自己的体重,培养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覃梦奇受访时说,有多种慢性疾病又自认轻度肥胖的人,一般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会愿意接受保健信息。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相信是因为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获较大的满足,相对更有精力和能力去追求健康目标,或调整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