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热症病毒分为四种类型,特征上各有些微不同。

环境局也鼓励公众下载myENV应用,若居住地周边出现骨痛热症集中区或大量伊蚊,这一应用将发出提醒通知。

根据国家环境局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骨痛热症每周新增病例从今年2月底起呈现上升趋势,4月10日至16日共计735起新病例,4月17日至22日则有746起,是2020年9月以来新增病例最多的一周。环境局预测,下来几个月的病例会持续增加。

当局解释,伊蚊数量激增可能是因为近来天气炎热又潮湿,缩短了伊蚊的孵化周期,加快了伊蚊数量的增长。伊蚊体内的骨痛热症病毒,也会在室外温度提高时复制得更快。

2020年以前,新加坡主要流行第一和第二型病毒,第三型过去30年并不常见,第四型的发病率在本地相当低。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汉娜克拉彭(Hannah Clapham)通过电邮接受zaobao.sg访问时解释,由于新加坡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由第三型病毒引发的疫情,人们对这类型病毒的免疫力较低,会更容易受到这一类型病毒传播的影响。

人们可以如何预防骨痛热症?

由于病例可能继续攀升,汉娜克拉彭呼吁人们做好心理准备,也做足防蚊措施,避免伊蚊在家中滋生。

1) 天气炎热又潮湿 使伊蚊数量激增

她说:“一个病毒类型的传播,不仅取决于该病毒的特性,群体免疫力也是关键。”

汉娜克拉彭教授指出,今年骨痛热症病例开始增长的时间比往年来得早,但至于何时到达峰值、峰值又多高,则难以预测。她提到,今年的病例数还未达到2020年的高峰。

至今还没有专治骨痛热症的药物,因为很难同时对四种类型的病毒产生稳定的抵抗作用,也缺少能反映人类病理特征的实验动物模型。

若公众居住在骨痛热症集中区或发现周围有很多蚊子,环境局也建议采取三个额外的防蚊步骤:

为什么骨痛热症这么严重?

环境局已从3月底加大宣传力度,派遣义工到骨痛热症集中区进行家访,教导居民预防骨痛热症。环境局也在伊蚊滋生的高发区挂上紫色警示布条,提醒公众保持警惕。在红色、黄色警戒区和绿色监测区也贴有相应颜色的布条。

在伊蚊数量较多的地区,骨痛热症流行的风险更大。一旦病例在这些地区出现,更多的伊蚊可加快骨痛热症的传播。这些地区成为大型骨痛热症集中区的可能性,平均要比伊蚊较少的地区高出三到十倍。

病例激增,人们该感到恐慌吗?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4月25日在面薄发文,提醒公众定期在家进行“灭蚊五步骤”,避免伊蚊滋生:铲松家中植物干硬的泥土;清空花盆的托盘;倒翻水桶,擦拭桶沿;更换花瓶里的水;疏通屋顶的檐槽和沟渠,放入灭蚊药。

国家环境局的宣导传单,说明“灭蚊五步骤”。

全世界市面上也只有一款骨痛热症疫苗,是由法国赛诺菲(Sanofi)研发的Dengvaxia,但是本地注射的人不多,因为未曾感染骨痛热症的人如果在接种后染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症状。菲律宾曾在全国推广施打Dengvaxia,后来因一些儿童接种后死亡而紧急停止接种计划。

骨痛热症的症状包括:突然发烧,持续两到七天;剧烈头痛;关节与肌肉酸痛;皮疹;晕眩与呕吐;鼻子或牙肉出血;皮肤容易擦伤。环境局建议出现以上症状的公众尽早求医。

截至4月22日,本地有180个骨痛热症集中区,其中36个是累计至少10起病例的“红色警戒区”,情况较严重的地区包括:荷兰路和西乃山路(Mt Sinai Road) 私宅区 (294起病例)、道德路和道义路住宅区 (179起病例),以及兀兰弯和兀兰坡(Woodlands Rise)住宅区(178起病例)。

环境局是通过分布全岛的6万8000个捕卵器(Gravitrap)来侦测伊蚊数量,捕卵器能诱捕寻找产卵地点的雌性伊蚊。

环境局指出,今年3月社区中的伊蚊数量同比高出48%。伊蚊的繁殖次数则从2月的1300次,近乎倍增至3月的2400次。

今年首四个月,新加坡已通报近5500起骨痛热症病例,超过去年一整年累计的5258起。

环境局解释,骨痛热症病例激增,主要有三个原因:社区内的伊蚊数量大幅增长;之前少见的第三型骨痛热症病毒(DENV-3) 开始流行;仍有一些人居家办公,在白天活动时易被伊蚊叮咬。

不过,到了2021年,第三型病毒疫情却大暴发,目前更已经超过第二型病毒成为主导。在36个红色警戒区中,至少25个出现第三型病毒。2021年,第四型病毒病例也比之前多出四倍。

2) 第三型骨痛热症病毒(DENV-3) 成主导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