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她到圣安德烈社区医院实习,学习如何帮助慈怀病患按摩和洗澡,舒缓他们的疼痛和不适。实地了解慈怀护理,勤于阅读相关书籍,原来是因为她的祖父在五年前因食道癌病逝。

南大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Subra Suresh)在入学仪式上致辞时提醒新生,从冠病疫情、气候危机加剧,到日益扩大的不平等现象,他们正面临严峻的全球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通过跨领域和跨学科的集体合作,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以寻找可持续的长期解决方案。”

冠病疫情暴发初期,她也到客工援助组织康侍(HealthServe)当义工,为隔离中的客工捐赠药物和日用品。

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今年从超过1000名申请者中录取168名新生,连续两年创下最高收生人数。院方星期二(8月16日)举行入学仪式,为第10届新生披上白袍,象征医学生涯的开始。

其中一人是陈嘉恩(19岁),她也是第二名获李光前医学院录取的新加坡体育学校毕业生。

为了在学业和训练之间取得平衡,她已把训练时间从每周四次减至两次,每次三小时。她说,训练计划可灵活安排,目前还应付得来。

为加深对本地医疗体系的了解,骆佳欢选择放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额,留在新加坡念医科。她希望日后专攻肿瘤科,帮助更多癌症患者。

毕业自华侨中学(高中部)的骆佳欢在校内的医学社担任社长期间,曾发起志愿活动,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合作举办慈善音乐会,短短一天就达到10万元的筹款目标。

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在体校念国际文凭高中课程时,对生物学和人体学萌生兴趣;加上多年来在乐龄活动中心和慈怀病院当义工,让她深切体会到健康的重要。

同样有照顾慈怀病患经验的另一名新生骆佳欢(19岁),获颁李光前医学院奖学金。

身为药剂师的母亲曾叮嘱她,一名好医生要勇于认错,对综合医疗保健人员也要以礼相待。“这些话我都铭记在心。”

拥照顾慈怀病患经验 奖学金得主立志攻肿瘤科

陈嘉恩曾在2017年代表我国青年射击队出征亚洲气枪锦标赛。虽然不打算成为全职运动员,但她仍会继续参加每月举行的本地射击比赛,教练和家人也支持她的决定。

陈嘉恩认为,从射击比赛累积的经验,在学医时也可派上用场。“比赛时要重复相同的动作长达一小时,这对自我纪律和心理素质是很好的锻炼,让我在学医时能够集中精力,坚持下去。”

自小学习打气枪,后来报读体育学校,如今毅然转换跑道念医科,国家青年队射击队员陈嘉恩把从射击学到的纪律和建立起的心理素质用在学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