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裕廊的黄廷方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时,公众可能会以为绿意盎然、设计独特的大楼是一栋公寓,因为大楼与人们印象中的医院很不同。
他说:“我们成立的绿色委员会中有每个部门的代表,我们利用这一平台来讨论如何最好地提高医院的可持续性,每个部门都会提出他们的想法。很多人认为冷气必须全天候开着,但这不是必要的。”
黄健川说:“医院是能源密集型设施,全天候运行,医院的用电包括冷气、照明、厨房和医疗设备等。医院除了消耗大量能源和水之外还会产生大量垃圾。我们在治疗病患的同时也要治愈地球,支持2030年新加坡绿色计划。”
与此同时,医院也借助高科技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系统和智能仪表,随时监督内部各个系统的情况以及各部门的用电和用水量,一旦出现异常的用电或是用水情况能马上通知。
经过测试,团队发现维持25摄氏度可省三分之一的电,所有器具和物品的质量都不会受到影响。
医院也像是城市中的绿洲,内有公园、绿色屋顶和垂直植物,以激发病患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营造良好和舒适的环境,协助病患康复。
黄廷方综合医院有18间手术室,是医院用电和用水量最高的部门。手术室须全天候保持温度、湿度和室内压力,这也意味着能源消耗高。
医院在建设时院方就主要考虑到如何帮病患疗愈,包括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以及增加病房透风,这从而也能减少医院的用电量。
黄廷方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也安装550个太阳能板,医院也是本地唯一使用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系统的公共医院,阳光转化为热源后加热自来水。
医院七成设施自然通风 八成床位有独立窗口
改变医护人员习惯 手术室也节能省电
黄健川说:“与传统病房相比,医院扇形病房具有更好的气流和隐私,为每位患者提供通风、也能减少感染。自然光有助改善病患身体和精神状态,让生物钟恢复昼夜节律。这么做也能更好控制感染,让医护人员能在更舒适的环境工作。”
良好环境能帮病患更快康复,医院因此在治疗病患时也要考虑到治愈环境,黄廷方综合医院就将可持续元素纳入设计,既环保也提高病患舒适感。
整体来说,医院建筑的能耗比本地典型的医院低38%,比典型美国医院低69%。
当时团队就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医院考察,了解当地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在医院。
建筑方面,医院有七成的设施自然通风,其中包括公共走道,医院超过八成的床位,包括受津贴病房的病床也有独立窗口,提供良好通风和视野。
黄健川就将黄廷方医院的绿色创举总结为三方面:可持续的建筑、利用科技和创新、提高医院5000名员工的环保意识和鼓励他们采取环保习惯。
医院手术室24小时开着冷气,但黄廷方综合医院发现只需要改变医护人员习惯,就能在不影响病患安全的情况下省电。
除了手术室之外,医院目前也总共收到150份来自雇员关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书。
黄廷方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首席营运总监黄健川介绍,医院在2015年正式开幕以前,在规划和设计时就将可持续发展视为首要考虑。
在这当中包括一些看似很小的举措,例如确保办公室的冷气设定温度不低于25摄氏度、或是在周末没有上班时关掉办公室电脑和复印机的电源,这听起来虽然简单,但能培养工作人员对爱护环境和医院的责任心。
医院决定,在不使用手术室时提高温度和湿度和减少换气,在不影响感染控制和病患安全下,每年可节省4万零734千瓦时能源。
黄健川说,医院未来还将同服务供应商合作落实绿色采购,进一步优化能源效率和减少碳足迹,包括只采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产品和服务。
黄健川解释,最大的挑战是要如何改变医疗人员的思维,让他们愿意去接受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