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图书馆的义工及老师从3月起也会为四至八岁的儿童举办每月一次的中文读书会,让他们更了解中华文学。图书馆也将提供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来跟访客下中国象棋,并且推出了一些新节目如中医保健分享会、中国戏曲和乐器讲习班。
过去10年,唐城图书馆获得观音堂佛祖庙和唐城坊业主CP1公司的全力支持,而观音堂佛祖庙也将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继续赞助图书馆的营运费用。
冠病疫情对图书馆的志愿服务造成冲击,活跃义工人数在2021年减至2000个,但目前已增加到3500人。
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期望吸纳更多义工,以唐城图书馆的运营模式为借鉴,扩展图书馆义工服务团队及提升社区参与。
“我很感恩能有这个机会带领年长者一起动手动脑,虽然有时候非常耗体力,但是看到他们结交了朋友或是完成作品后的笑容,就会很满足。”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说,在志愿者、社区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唐城图书馆创造出一个适合所有人学习、阅读的空间和运作模式。
杨莉明致辞时说,唐城图书馆(library@chinatown)是首个完全由民间资助并且由义工管理的图书馆,也是国家图书馆的合作伙伴。在志愿者、社区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唐城图书馆创造出一个适合所有人学习、阅读的空间和运作模式。
另一名义工徐秀明(退休人士,75岁)热爱阅读,早在20年前就已在大巴窑公共图书馆当义工,定期为孩子们讲故事。10年前,唐城图书馆开设时她便加入成为第一批义工,主要负责排列书籍。“偶尔在排书时看到感兴趣的书籍,我也会抽出时间阅读,因为在以前的年代想看书的话,资源并没有这么丰富。”
在图书馆服务了六年的义工李提爱(退休人士,62岁)每个月都会开设手工课程,她是从网上视频学会制作塑料花和红包灯笼等手工艺品。
国家图书馆发言人杨钦力说,自2018年以来,唐城图书馆的志愿者人数翻了两倍,达到每年近300人。图书馆的日常运作主要由义工负责,例如书籍分类、图书推广、访客询问服务等。国家图书馆则负责大方向的工作,如每个月拟定图书推广的主题。为了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图书馆的藏书也进行了更新和扩展,其中包括针对老年人的数码入门和电脑方面的书籍,同时还加入了更多的儿童流行英文书籍等。
唐城图书馆志愿者 自2018年以来翻两倍
“这种模式对淡滨尼区域图书馆、蔡厝港公共图书馆都有积极影响,包括最新开放的榜鹅区域图书馆也推出了许多志愿者服务机会。因此,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也将持续与社区构想和实现图书馆及档案馆蓝图,期望到了2026年,活跃于图书馆服务的志愿者增至6500人。”
唐城图书馆星期五(2月17日)迎来成立的第10周年,邀请了合作伙伴和志愿者一同庆祝周年晚会,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是活动主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