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12月31日,本地共有3436名中医执业者,当中约七成仍活跃于服务私人、政府和慈善等机构。张俰宾接受媒体访问时说,过去五年,本地每年净增长60名注册中医执业者,但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中医服务的需求也日渐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中医执业者。

目前本地有超过100个中医博士,张俰宾希望能找出并鼓励他们展开更多研究。他觉得这些博士多数为中年人,除了会做研究,也有约10年行医经验,因此是发起研究的最佳人选。“若能吸引国际人才将会更好。”

中医管理委员会自2006年推出的《中医执业者道德准则及道德指导原则》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更新,并在明年年初发给注册中医执业者,同时上载至中医管理委员会官网。

中医管理委员会在今年2月17日成立了中医研究与发展工作小组,旨在探索可研究的领域。张俰宾指出,他个人希望着重于慢性疾病的研究,包括三高、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疼痛管理、中风后的康复治疗、女性健康如更年期和月经问题、皮肤病和哮喘等。

张俰宾也将专注提高中医的专业水平,比如建议中医执业者预先显示服务价格,让消费者知道自己购买什么服务,减少消费者与业者之间的纠纷。

卫生部在2013年设立中医药科研基金,如今已拨款800万元鼓励中医界投入中医研究,其中500万元已投入到研究项目中,研究的项目以针灸为主。

探讨在预防保健领域 让中医扮演更大角色

张俰宾下来将着重于增强中医的三大方面,涵盖安全性、疗效、以及专业水平。

张俰宾强调,中医管理委员会将探讨如何让中医在预防保健领域中扮演更大的角色,包括鼓励居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人际互动。“总体概念是要支持健康SG,通过扩大网络并聚集所有医疗专业人员来支持全国人口,无论是西医或中医。”

委员会也将探讨中医为复诊的病患进行远程医疗的可行性。

首先,他将探讨中医管理委员会可如何与政府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比如设计一个质量保证框架(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来维持中医行医与药物的安全标准,从而保障消费者与执业者的利益。

至于如何更好地证实中医的疗效,张俰宾认为应进行更多以科学数据和治疗效果为依据的研究。

他个人认为可找出华人社区聚集的平台,并通过平台提升公众对中医护理的认识。中医也能与西医合作,为国人提供预防保健。

刚在3月1日接任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员会主席的张俰宾博士下来将专注推进本地的中医研究。他认为,通过更多依循证据和科学研究来证实中医的疗效可达到标准要求,就可协助政府决定是否允许更多中医和中药使用保健储蓄等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