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歌谣节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茶阳(大埔)会馆主办的第一届客家歌谣演唱观摩会,当时有七家客家会馆参与和协办,之后每年由九家客属会馆轮流操办,2019年因疫情停办,今年复办轮到丰顺会馆主办,南洋客属总会主催,10家客属会馆协办,表演者超过100人。

150周年展开系列庆祝活动

丰顺会馆主办第13届客家歌谣节,公演原创客家四幕歌舞剧《他乡·家乡》,并请来本地知名词曲作家木子创作歌曲《𠊎系丰顺客家人》,歌颂丰顺人朴实勤奋的美好特质。

这出长约一小时的歌舞剧由丰顺会馆统筹编排,主要演员来自丰顺会馆和永定会馆,南洋客属总会华乐团全程伴奏。

华语歌词提高传唱度

1970年代美芝路地段被政府征用,芽笼32巷新会所于会馆在1973年庆祝100年周年时正式落成,沿用至今。丰顺会馆现有500多名会员,其山歌班是2007年会馆筹办第四届客家歌谣演唱观摩会时,由当时的工委会主席张振兴倡导成立。

歌谣节上半场以演唱客家歌谣为主,开场就是丰顺会馆山歌班演唱木子创作的《𠊎系丰顺客家人》,赞美丰顺人本性朴实勤奋等美好特质。下半场是重头戏四幕歌舞剧《他乡·家乡》,叙述客家过番客刻苦耐劳努力适应新环境,最后在新加坡开枝散叶。

歌谣节星期六(5月6日)在牛车水人民剧场举行,获得观众满堂喝彩,主宾盛港区基层组织顾问蓝彬明医生致辞时说:“新加坡客属团体在南洋客属总会的领导下,在发扬客家文化和开展歌谣活动方面不遗余力。这次歌谣节有多个客家会馆、社团和组织参与,反映了人们对客家歌谣的喜爱,也说明客家歌谣在本地拥有发展空间。”

歌谣节上半场以演唱客家歌谣为主,开场就是丰顺会馆山歌班演唱的《𠊎系丰顺客家人》。歌词提到丰顺乡音最好听,并赞美丰顺人本性朴实勤奋,同乡互助互敬等美好特质。第一句“𠊎系丰顺客家人”以客家话演唱,之后用华语唱出,目的是希望更多年轻人能朗朗上口,提高传唱度。

中国著名客家歌手陈善宝,以及他所组建的“客家三宝”,也在歌谣节上带来生动活泼的表演,展现客家歌谣的多面性。

今年是丰顺会馆150周年大庆,随着第13届客家歌谣节圆满落幕,下来会馆将陆续推出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展览和讲座,并定在12月16日举行盛大的周年庆宴会及特刊推介。

蓝彬明医生很高兴看到客家歌谣的歌曲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变得更加丰富,既能吸引广大的爱好者,还能组织起相关的合唱团。

此外,茶阳客韵团、应和山歌团、宝树客家歌唱团、河婆集团歌唱班、南洋客属总会山歌组、永定会馆歌谣会等,分别带来多首动听的客家歌谣包括《等得风吹第二年》《欢乐应和唱山歌》《英雄泪》《中原的后代铁打的汉》《落水天》和《自家人爱讲客家话》。

丰顺会馆副会长兼歌谣节筹委顾问张振兴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将演出改名为‘歌谣节’,是希望带出一种丰收时节家家户户赶集忙的喜悦和欢庆气氛。另外,今年是丰顺会馆150周年大庆,早在去年我们就邀请会员木子(李茀民)为我们创作一首歌曲在歌谣节上演唱。”

歌谣节下半场是重头戏四幕歌舞剧《他乡·家乡》。丰顺会馆副总务兼歌谣节筹委会主席刘绍雄说,这是本地首部客家原创歌舞剧,分成四幕:过番、垦荒、沦陷、团圆,通过舞蹈和客家歌曲的贯穿,叙述从中国南来的客家过番客,在会馆的帮助下找到工作和落脚处,大家刻苦耐劳努力适应新环境,最后在新加坡开枝散叶,把他乡变成家乡。

丰顺会馆创立于1873年,原设在小坡二十间(今惹兰苏丹一带)一间亚答屋,当时取名“丰顺公司”,后在美芝路459号建会所。

100多年前丰顺人南来谋生时,多数聚居在美芝路海滨,以制造舢舨为业。后来有新客初到,丰顺公司把他们介绍到加冷盆地或芽笼一带从事烧炭工作,另一部分则转到马来西亚柔佛或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