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说法识法》请内政部讲解制定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考量、青少年会否判鞭刑,两名律师许斌汉和廖玲玲则解说青少年犯罪后是否留案底、父母是否须负责等。

2019年《刑事法典》检讨委员会建议,把法定最低刑事责任(The Minimum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的年龄从7岁调高至10岁。刑事法改革法案在国会提出二读时,说明10岁以下孩童的犯罪活动一般非常少,只有在10岁以后有所增加,而多数涉及财务。

许斌汉说,父母通常是孩子第一个能接触的沟通渠道,“我常常和身为父母的人说,预防工作须付出更多心血和努力,但‘预防胜于治疗’,最终一切都是值得的”。

16岁以上罪犯将视为成年人,鞭刑待遇与成人一样,也就是总鞭数不能超过24鞭、行刑的鞭子跟成年人的相同。“和所有的案件一样,鞭刑只能在医生在场并且检查和证明罪犯适合受刑,才可行刑。”

廖玲铃律师事务所董事经理廖玲玲律师也说,若犯下严重罪行的青少年将转交高庭审理,但这也有例外。根据儿童与青少年法令,若主控官申请到青少年法庭审理案件,以及青少年或其律师也同意案件在青少年法庭审理,那案件将不会交由高庭审理。

许斌汉指出,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青少年越来越容易在网上接触到与上述犯罪相关的内容或信息,或多或少也影响他们,导致他们效仿。

廖玲铃说,青少年法审理的一些案件,可能规定父母履行妥善照顾和监管孩子的义务,“青少年法庭也可能指示父母和孩子一同接受辅导、精神治疗或其他改造计划。” 针对涉及青少年的普遍案件,廖玲铃说,常见案件包括纠众闹事、非法集会,协助非法放贷活动等,而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的资料显示,青少年最常触犯的罪案包括商店偷窃、偷窃和纠众闹事。

但孩子触法,难道不必承担刑事责任吗?如果需要,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几岁?低龄未成年人犯下恶性暴力罪行,可以打鞭吗?

例如,如果案件涉及的受害人未满14岁,《刑事法典》会加重罪犯的刑罚,“因为这类受害人年幼,个子较小、缺乏成熟度和知识,更容易受到伤害”。

Avalon Law律师事务所的许斌汉律师说,16岁以下的年轻罪犯一般会在青少年法庭受审,但如果指控严重,例如2021年的立化中学命案,被告虽未满16岁,案件也会转交由高庭审理。

一些父母也对是否须为触法孩子承担责任存有疑问。两名律师都说,父母不必为孩子的罪行负责,但孩子若判缓刑监视,父母通常须要成为担保人,确保孩子遵守相关规定。

针对青少年会否被判鞭刑,发言人指出,根据儿童与青少年法令,10岁至16岁罪犯若被判处带鞭刑的刑罚,鞭刑只能由高庭普通审判庭(General Division)执行。刑事诉讼法也阐明,这个年龄层的罪犯最多只能判鞭打10下,而且须用直径较短的轻型鞭子,与成年罪犯不一样。

许斌汉说,依据罪行而定,如果被判处社区刑罚或缓刑监视等,就不留案底,坐牢则留案底。“父母担心孩子的刑罚是什么,尤其会否留案底,因为案底会影响孩子的前途,包括就业前景。”

最近几起涉及青少年和儿童触法的事件引起关注,包括少年涉嫌对宠物猫做出猥亵举动、12岁男孩疑偷驾私人巴士,在五个小时里行驶超过数百公里,以及14岁少年涉嫌假装顾客偷走两条总值2万多元的金链等。

“把年龄设在10岁可在保护公众及公平对待孩童之间取得平衡。”

比如,未满21岁的年轻罪犯,通常首要考量是改造,因此他们往往不够成熟,而成功改造的机会较高。“有鉴于此,年轻罪犯一般上会判处改造性刑罚,包括缓刑监视,或判入少年改造中心或青年改造所。

小孩子做错事,大人一般会说,他们还小、不懂事,就原谅吧!

有鉴于此,他常规劝父母一定要监督孩子,就孩子从朋友或网上接触到的信息进行沟通,“与孩子建立健康关系的重点,在于能和孩子畅所欲言”。

不过,发言人说,年轻罪犯如果抵触强奸、性侵、误杀或贩毒等恶行,改造性刑罚将被惩戒和阻吓的考量取代,“在这类案件中,坐牢会比改造性刑罚更恰当”。

视情况而定,青少年触法后,多数交由青少年法庭审理,但也可能转交给国家法院或高等法庭。青少年如果被判坐牢就会留下案底,判处缓刑监视等刑罚则不会。

根据刑事法典第82节条文,犯案时年龄未满10岁的孩子将不会被定罪。第83节条文则说明,犯案时年龄介于10岁至12岁的孩童,如果被鉴定为事发时智力发育不够完善,无法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也不会被定罪。

针对设定刑事责任和惩处的年龄限制的考量,发言人指出,在制定刑罚框架时,例如根据什么情况才判犯人坐牢或判缓刑监视,政府会权衡是否达到惩戒(retribution)、阻吓(deterrence)以及改造(rehabilitation)的作用。

青少年触法后 多数交由青少年法庭审理

内政部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指出,涉及青少年的刑罚主要以改造作为判刑考量点,但如果犯下强奸、误杀等严重罪行,刑罚将以惩戒(retribution) 和发挥阻吓作用作为主要考量。

Avalon Law律师事务所许斌汉律师 (受访者提供)

她指出,如果是以改造作为主要判刑考量,法庭可能会判处包括缓刑监视或社区刑罚,后者包括短期拘留令或日间报到令。“根据经验,未满16岁的罪犯会被判处缓刑监视或送入青年改造所最长三年,法官审理这些案件时,可能下令提交缓刑监视报告,而在准备报告时,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缓刑监视官将与青少年罪犯和家人面谈。”

两名律师指出,青少年触法时,父母通常最关注孩子会得到什么刑罚、是否留下案底?

廖玲铃律师事务所董事经理廖玲玲律师(受访者提供)

发言人也说,在制定惩罚框架时,可能会考虑比如性罪行中受害人的脆弱程度,以及受害人案发时是否有足够的成熟度给予同意,以及犯罪者剥削受害人的风险等问题。 

不满10岁的孩子即使犯罪,也不会治罪。10岁至12岁的孩童“罪犯”,如果证实事发时不够成熟,无法理解自己举动的性质和后果,也不会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