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原本靠药物缓和病症,在向萧瑞聪兼职副教授求诊后,他决定进行新脉冲电场消融手术,是国大医院首名接受新手术的病患。
萧瑞聪也强调,消融手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效益介于70%到80%,但对长久性房颤病患只有40%到50%。他因此不建议这类病患进行手术,而是服用药物控制症状。
国大心脏中心一年收治4000名至6000名心房颤动病患,并进行约50例心脏消融手术。
萧瑞聪解释说,有些细胞在手术中受损后会修复并再次导电,以致保护墙出现漏洞,因此需要额外手术“补洞”。“复发的概率可高达50%,所以我们会跟进、评估患者的情况。如果他们在手术后的一年没有出现症状,代表心房颤动已根治。”
为了改善问题,国大心脏中心今年初引进新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仪器,用更准确、可控制的电流“电死”细胞。这项手术约三年前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已开始进行。国大心脏中心是本地首批进行这项手术的医院之一。
新手术已在欧美澳进行三年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是当心脏细胞传递不规律电流,导致心律紊乱、血流不通顺,可引发心悸、中风或心脏病等病症。
调查显示,本地目前有约2.6%的男性和0.6%的女性患有心房颤动。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数据预计将持续增加。
轻则心悸、重则中风或心脏病,心房颤动可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须把特定心脏细胞“杀死”才能根治病情。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今年起采用新手术,通过电流把细胞“电死”,比传统方式更加安全省时。
患者要想根治心房颤动,就须进行消融手术(Ablation);医生把针管导入体内后,把特定的心脏细胞“杀死”,形成微小疤痕组织,犹如保护墙般,阻断不规律电流对整体心脏的影响。
国大心脏中心心脏电生理学主任兼心脏内科高级顾问医生萧瑞聪兼职副教授说,研究显示电流消融手术的成功率和传统方式相同,但不会有附带伤害。这也直接降低了病患的术后恢复时间。
张锋(46岁,医院运作和行政人员)五年前开始出现心悸的症状,随后越来越严重,大大影响了他的生活。经心电图诊断,他证实患上了心房颤动。
张锋在今年1月接受手术后,因病情没有根治而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成功完全摆脱心房颤动的影响。
医院首名接受新手术病患 成功摆脱心房颤动
目前业界最常使用的方式,是用热能或冷能把心脏细胞“烧死”或“冻死”。尽管这种手术的成功率高达80%,但也可能伤害到周围的细胞组织,甚至破坏心脏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线,造成内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