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她说:“在临终患者面前,我们能做的很少,只能尽量缓解他们的恐惧。病友离去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其实无法言语,我只能做沉默的陪伴者。”

他说,院中病患的快乐来源很简单,很多时候,义工要做的只是给他们买喜欢的零食。但临终病患情况特殊,胡劲杰为自己无法将快乐带给他们而感到悲伤。

当义工也让她更谦卑,接受记者访问时,她一直强调自己做的不足挂齿。

长期接触死亡可能会给人带来情绪上的压力,蔡女士建议有意加入的义工要有心理准备,明白参与临终守护项目的目的是提供帮助,最重要的是病患可以安详离世。

义工:能为病友做的不多 只能做沉默的陪伴者

蔡女士(52岁,教师)2013年开始在临终慈怀机构托福园做义工,帮病患按摩。隔年,托福园向义工介绍了新推出的“临终守护项目”(Vigil Programme)。因自己本身对生命的探索,以及父母去世时自己没能陪在身边的遗憾,蔡女士毫不犹豫报名参与。

胡劲杰在成为义工后对生死的见解没有太大的改变。他说,每个人都会死,是一个不可逃避的事实,但其中的区别在于陪伴。

他说,那名病患因突然受伤,被转入“临终不孤单”计划,令他难过的是病患在受伤前非常活泼,但受伤后加入计划不久就离世了。

“我们知道她爱吃冰淇淋,但不幸的是我们并不能把冰淇淋带给她。因为病友很多时候接近生命的尾端时,是不能正常进食的。”

胡劲杰(36岁,财务总监)2019年参与心理卫生学院的“临终不孤单”计划,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他经常接触并关系甚好的病患。

“我认为陪伴才是让一切变得不同的因素。” 

“死亡看多了,让我发现人没什么好自傲的,生命可贵,我只是想做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