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22年的数据,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淡水鱼处于灭绝边缘,而东南亚是约三成淡水鱼的居所,也同样面临着淡水鱼灭绝的危机。其中,2020年灭绝的16个鱼种就有15种是来自东南亚国家。
文告指出,新的战略框架将提供信息、分析以及建议,旨在解决东南亚淡水鱼种群数量下降的问题,以及恢复濒危鱼种的数量。
“为防止淡水鱼永远消失,该框架为集中和促进保育行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从而允许这些鱼种脱离濒危境地。”
让淡水鱼脱离濒危境地的工作刻不容缓,三个保育组织联合推出战略框架,为东南亚90种极危淡水鱼提供保育指导。
战略框架也提出保育淡水鱼的八项优先处理要略,包括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清除入侵物种、展开迁地保育(ex situ)繁殖计划等。以迁地保育繁殖为例,保育机构初步确定49个鱼种为极有可能成功进行迁地保育的鱼种,当中包括绿咽搏鱼(Betta chloropharynx)和喜洁搏鱼(Betta cracens)。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旗下的亚洲物种行动伙伴平台、致力于东南亚淡水生态保育的国际组织SHOAL,以及万态自然基金,星期一(7月10日)宣布推出新战略框架,为分布在11个东南亚国家的90种极危淡水鱼提供保育指导,目标是在2030年前,积极加强针对这些鱼种的保育工作。
延伸阅读
SHOAL执行总监麦克·巴尔策(Mike Baltzer)说,全球每三种淡水鱼中就有一种濒危,令人震惊,而尽管淡水鱼对人类十分重要,人们却完全忽略了对它们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