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国家剧场是为纪念新加坡于1959年实现自治。当局为此于1961年发起“一元一砖运动”,呼吁各界捐款筹资,结果一呼百应。1963年,剧场启用,成了首届东南亚文化节的开幕演出场地。

《联合早报》由创刊于1923年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发刊的《星洲日报》在1983年合并而成,早报今年迎来百年报庆。作为百年报庆的活动之一,早报推出“定格百年”栏目,精选这100年来的200余张老照片,每天刊登一张,和读者一同回顾往昔。

新加坡国家剧场(National Theatre)位于克里门梭道(Clemenceau Avenue)和里峇峇利路(River Valley Road)交界处,是用于演出、音乐会和会议的公共剧院。图为1985年10月19日拍摄的国家剧场,外观突出的五个菱形尖角代表了新加坡星月旗上的五颗星,前面弧形喷泉代表旗上的弯月。独特的设计使它成了本地的地标。

可惜的是,剧场结构不安全,加上观众席三面无墙,现场没冷气,欣赏演出时也得忍受周围的嘈杂声,包括外面路上的车辆噪音,还有蚊虫和不时飞入的鸟儿。1984年,这座人民的剧院关闭,1986年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