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出,调查不涵盖工业和技术纺织品,因为这类纺织品可能受污染,或须加工才可回收,过程可能造成更多的环境问题。调查着重在可回收的垃圾,了解个人和机构的垃圾生产量,以决定接下来须要制定哪些举措应对问题。

延伸阅读

调查指出,与日本、中国、丹麦、荷兰和法国相比,我国的纺织回收属于起步阶段,纺织回收相关政策和措施很少,仅有的举措着重在增加回收站和宣导活动。

新加坡时装协会的调查显示,我国每人每年平均丢弃九件服饰,去年整体的可回收纺织垃圾量达2万至4万公吨。未来五年,纺织垃圾预计每年增2%。

年轻群体更重视环保 愿改变消费模式

新加坡时装协会永续发展总监张婷婷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协会希望以数据为基础,了解纺织和时尚领域的生态与趋势,促进纺织回收。调查有助剖析时装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查出我国需要哪些措施推动改变。

调查显示,9%至15%的纺织垃圾最终回收或重新利用,其余85%至91%被燃烧。

为此,调查建议我国根据国内条件,探讨法国等其他国家的政策能否在我国实践。

根据调查,法国拥有长远纺织回收愿景,回收政策是六国之中最成熟的。法国委托纺织品行业环保机构Refashion负责当地的制造商延伸责任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计划,为纺织业制定回收标准,也负责宣导教育。此外,时装品牌须根据前一年的纺织生产支付环保费(eco-fee),品牌生产的衣服符合环保标准,可获得津贴。

她提醒,妥善保养服饰能延长服饰寿命,有助减少纺织垃圾。“协会将继续与企业和学校合作宣导可持续时尚,并支持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的“可持续发展公开创新挑战赛”(Sustainability Open Innovation Challenge),集思广益研发可持续方案。”

另外,年轻群体更重视环保,更愿意改变消费模式,光顾二手服饰店。后冠病疫情时代,二手服饰店的生意额每年增加两成至六成。

有别于国家环境局每年的垃圾统计,这项调查不包括工业和技术纺织品,而是聚焦在衣服、商业和家用亚麻布和制服。

他说,近年来纺织回收有些许改善,但全球的回收率仅有1%至2%,相当于几乎不存在。“纺织和时装业生产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垃圾,若能采取更可持续的作业对环境有益。”

调查结果指出,我国整体时装供应链有超过6500个零售品牌,服务540万个顾客。过去10年,我国的纺织品进口量每年增长5.2%,当中一半满足本地市场,另一半运至他国。

金鹰集团—南洋理工大学可持续纺织品研究中心(RGE-NTU SusTex)主任胡晓教授说,快时尚的消费习惯,加上大量的时装广告,是导致纺织垃圾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人们的消费能力逐渐提高,纺织品价格则更便宜。

妥善保养延长服饰寿命 有助减少纺织垃圾

新加坡时装协会(Singapore Fashion Council)今年中展开约三个月的问卷调查和利益相关者访问,了解本地纺织回收生态,也与他国市场进行对比调查,以建议我国未来的纺织回收方向。

2022年,我国进口约12亿件纺织品,总值约34亿元。与此同时,我国制造约2万4000至4万1000公吨可回收纺织垃圾,其中5000至1万公吨由单一材料制成,1万8000至2万9000公吨由双重材料制成,1000至2000公吨则由多种材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