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找到合租者,住在一起后,却因室友没有按时交租金、生活习惯不同、水电费分配不均,以及空间被占用等纠纷发生摩擦,有的甚至演变成一人露宿街头的情况。建屋局人员常被迫出面调解,调解过程相当漫长。

在现有单身者联合住房计划下,超过35岁符合租赁条件的低收入新加坡人,在租屋前必须自己找到同样符合条件的室友,如果没有人选,则从建屋局提供的等候名单中逐个致电询问。

这个比率比现有的单身者联合住房计划理想得多,但具体数字,建屋局不便透露。

半年后,临时安顿计划结束,参与社服机构和租户的反馈都很好。

建屋局也将在这几个月内为单身者推出单房共用设施租赁试点计划,同样委任社服机构负责租赁事宜,每名租户各有一间带门的房间,共用厕所、厨房和洗衣间等。地点是位于宏茂桥8道的原安德逊实龙岗初级学院的学生宿舍。

试行计划虽反应好,但王琦惠说,只适用于新建租赁组屋。因为能上下三四楼连层交给社服机构管理,效率较高。另一方面,对现有租赁组屋,这项计划不一定适合,因为社服机构的常驻仿佛是“有人看着”,限制多,自由少。

王琦惠说,这项计划伸缩性强,除了调换容易,租户是按个人来缴租金,没有像现有租赁计划下以单位来计算租金引发的争执。月租介于13元至143元5角,是公共租赁计划的一半。除了租金,每月杂费10元到11元,水电费则按用量计算。

王琦惠说,至今,有三家社服机构在公开投标中获委负责管理。他们在配对室友、调解纠纷、沟通信息等各方面经验丰富,曾接触过无家可归者或低收入者,有的本身就提供临时住所收容露宿街头者,因此代建屋局管理租赁单位,事半功倍。

公共租赁组屋计划自1964年就已存在,除了上述计划,建屋局曾试行不同模式改善租户的生活体验,如2015年在新建的一房式租赁单位增设间隔墙,让同室租户有较多隐私;并在2019年扩大至现有租赁单位,但需求不高。

建屋局住房管理司租赁组屋管理处主任经理王琦惠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建屋局在2021年12月推出由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的单身者联合住房计划试点模式,第一批入住的租户因纠纷而搬离的不到总租户的1%,即少过四人。

社服协调租户需求 减少摩擦纠纷

王琦惠说,鉴于第一批的良好反应,建屋局正研究这项计划的成效和可行性,并继续收集三个新增地点的租户和管理机构的意见。第一批于武吉巴督西、勿洛北和万国弯的400个名额现已几乎满额,当时有2000人申请,其中三分之一合格。

社服管理模式未必适用于现有租赁租屋

三个新增地点共有四座新建组屋,分别是盛港西道第463A座和B座、信佳弄第646A座,以及兀里连路第208A座组屋。这些一房式和二房式租赁单位,已在建屋局网站内开放供申请。

王琦惠说,建屋局会深入了解不同试点模式的受欢迎程度和运作情况,再决定未来方向。

让低收入单身者不必事先找室友就能申请租赁组屋的计划,试行超过一年后效果理想,今年9月又再推出第二批三个新地点,名额超过600个,比第一批的400个多,增幅达50%。

冠病疫情阻断措施期间,在邻国工作或居住的新加坡人被迫回国,但他们在新加坡没有住所,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当时把这些无家可归者,暂时安顿在万国弯第999A新建的租赁组屋内,同时委派四个社服机构协助配对与管理。

此外,社服机构在同座租赁组屋设有办事处,方便租户随时联系,也能在纠纷未加剧前介入调解,或安排调换租赁单位。社服机构也会主办节庆活动,联系租户情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