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出席婚礼红包要包多少才合适?作为宾客,是否要按照宴席“人头价”来帮忙新人抵消费用?随着时代的转变和宴席费用上涨,红包的意义渐渐从祝福走向实际?
年底是结婚旺季,多数人接到“红炸弹”出席婚礼时都会包红包。在新加坡,尤其华人社会,这已是约定俗成的文化。给一对新人红包在华人传统意义上是送祝福,也是宾客的心意。那么,红包的金额重要吗?出席一场婚礼,红包要怎么包?包多少?
对举办婚礼的新人来说,他们又怎么看待婚礼红包?会不会期待婚礼红包能够帮助他们抵消婚宴费用?听听12月初刚举办婚礼的新人陈智扬(29岁,公务员)和符珺甯(27岁,金融顾问)怎么说。
《联合早报》直击一个婚礼现场,也走访街头,发现许多新加坡人一般上都会照着“行情价”来包红包。“行情价”指的是本地婚宴宴席在网上根据酒店地点明码标价的指南,甚至有周天和周日,还有不同时段的价位,有的也把8%的消费税算在内。
新娘符珺甯(左)和新郎陈智扬(右)在举办婚礼宴席当天接受《联合早报》采访,分享他们对于婚礼红包的想法。(严宣融摄)
周末宴席一般上比周日宴席更贵,晚餐时段也比午餐时段要价更高。以周六晚餐宴席来说,最低的人头价是$106,最高是$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