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源发如切薄饼有超过80年的历史,由第三代传承人郭金地(47岁)继承,展示的珍贵旧物是创始人郭田园在1940年代的注册文件。

延伸阅读

他说:“以前就是这样招生意的!只要听到竹片敲打声,就知道有云吞面!”

在加东如切“老店铺文化站”(Street Corner Heritage Galleries)的计划下,六家老店星期四(1月18日)把搜集到的珍贵旧物摆放在展物柜里,在接下来启动的文化遗产新启点(Heritage Activation Nodes)项目中,举办导览等活动,向访客介绍历史。这些参与的老店都有至少30年的历史,包括郭源发如切薄饼、飞飞云吞面、金珠肉粽、售卖娘惹菜肴的源和春菜馆。

飞飞云吞面有超过70年历史,第四代传承者林宛颖(27岁)之前在英国修读商业课程,她接受采访时坦言,毕业后在父亲身边学习如何接管老店,让她备受压力。

她透露:“我们有意见分歧时,还会吵架,但我还是希望能继续传承家族生意。”

郭金地说:“希望将薄饼店发展成为一个百年老店!”

加东如切作为新加坡新旧文化的交汇处,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这里曾是土生华人的聚集地,不仅保留传统老店和建筑,也融入现代元素如购物中心和时尚咖啡馆,呈现现代都市生活的独特面貌。

国家文物局之前曾在马里士他、甘榜格南、小印度和牛车水推出“老店铺文化站”计划,通过展示历史文件、照片和用具,介绍参与老店的历史和传统,并获得民众的积极反馈。

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在加东如切推出“老店铺文化站”计划,为民众和游客提供深入了解这个地区丰富历史和传统老铺的机会。

她的父亲林仁发(61岁)接受采访时说,这次选择展示的旧物之一是用来敲打的竹片。他回忆起小时候,常用这个会发出清脆声响的竹片沿街敲打,街坊听到后,就知道可以“下单”了。他收到订单后飞奔回摊位,再端着热腾腾的云吞面送到顾客家中。

已经传到第三代的源和春菜馆负责人叶俊凤(59岁),分享了她找到的许多珍贵旧物之一,那是一枚印有“龙眼散席”这一道菜的印章。她说,这道菜通常是酒席上的收尾菜,过去常用印章盖在菜单上,如今印刷技术发达,已不再需要印章,但她认为这枚印章富有纪念价值。

飞飞云吞面第四代传承者:竹片敲打声曾可招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