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说福建话,但是不知道TE GU(地牛)是什么意思,后来才了解到当时街边小贩为躲避卫生稽查员的追捕,得时刻保持警惕,讨生活不易。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

穿过一座上世纪80年代的传统牌坊,犹如穿越时光回到旧时的年货市场。今年的春到河畔年货市场展,访客除了可以一览本地年货市场过去数十年间的演变,也能通过互动装置和道具,模拟烤肉干、写春联,以及尝试自制红包封套等活动。

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馆长林国耀说:“多年来,晚晴园一直致力于通过春到河畔和公众分享华族文化。今年,我们特别关注大家都喜爱的年货市场,让访客有机会体验古早的年味,同时了解新加坡华人在新年期间逛年货市场的喜好,以及认识年货背后的文化寓意。”

她举例说:“‘Emporium’(百货市场)对我们年轻一代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但年长者却非常熟悉,那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主打中国进口货的新型百货公司。若没人讲解,就不会有人记得‘Emporium’曾经辉煌一时。”

展览入口处的中式牌坊,灵感来自1985年农历新年期间在牛车水设置的传统牌坊。展览分为四个主要展区,分别介绍牛车水年货市场、昔日年货摊位、牛车水以外的年货市场,以及年货市场的数码化,讲述自1950年代以来新加坡年货市场的历史面貌。展品包括主办方收集的旧照、旧时物品,还有与本地文史研究者、老一辈摊主的珍贵访谈。

由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策划的年货市场迎新春展览,将于2月8日至17日在滨海湾花园举办,通过互动装置,让访客沉浸在昔日年货市场热闹的氛围中,并进一步了解本地华人社群在农历新年时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

另一名学生导览员郭圆圆(19岁)则说,如果没有人将上一代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年轻一代就无法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主办单位邀请来自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的28名学生,在特定时段为访客提供免费导览,介绍展览的四个不同区域。

19岁的中文系二年级学生郑俪萱觉得能够参与导览工作非常有意义,她在过程中也接触到不少以前不了解的本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