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人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工作时,有效工作时间会减少,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会明显增加。每个工人在高温日的贡献大约会折损21元,占日薪中位数的约24%。
延伸阅读
若中暑者失去意识,要立即呼叫救护车。
根据国家环境局前年的报告,我国的平均相对湿度是84.2%。去年,本地骤雨更频密,总降雨量是自1980年以来的第七高。
同为厄尔尼诺年的还有1998年和2016年,当时厄尔尼诺现象均在4月左右结束,而且5月的气温都高于长期平均气温。
根据早前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结果,到了本世纪末,我国一年将有54天至326天面临高热应激的情况,视碳排放情况而定。
尽管厄尔尼诺现象有所减弱,但高温仍在持续,预计全球大部分海洋的海面温度将高于正常水平,几乎所有陆地地区直至5月的温度都会高于正常水平。
新加坡作为环海岛国,相对湿度较高。在湿度高的地方,汗液不容易蒸发,人体散热的能力减弱,更容易中暑。
特别要注意的是,年长者更容易中暑,因为皮肤传感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所以他们出汗和散热的体温调节能力比年轻人差,核心体温更容易上升。另外,很多年长者居家时习惯节约用电,不喜欢开冷气甚至风扇,这将加剧中暑的风险。
紫外线越强,对皮肤和眼睛的潜在伤害越大,可能造成皮肤晒伤或起水泡,包括引发湿疹等皮肤病的发作。人体长期暴露在强紫外线下还可能导致皮肤癌,以及脂漏性角化症(俗称老人斑)等问题。
- 不要把任何人、特别是婴儿、幼童,甚至是宠物留在汽车内;
- 在日照强烈的时段(上午11时到下午3时)要避开阳光照射,不要在高温环境下做运动;
- 穿透气衣服,让汗水容易蒸发;
- 室外场地如建筑工地、游乐场,以及通风较差的健身房、浴室等都是中暑的高危场所;
- 平常可进行耐热锻炼,如散步、跑步、拳击等运动,提高身体的热耐受能力,人体细胞在高温环境下的受损程度就会减轻。
暑热压力指数(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是反映温度的综合指标,依据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和辐射热来评估对人体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减弱 但高温持续至5月
高温天气的其他危害
暑热压力指数达33摄氏度及以上,便处于高热应激(heat stress)水平。去年,我国有37天一度处于高热应激水平,在气温较高的4月和5月更常发生。
气象署的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减弱。大气测量指标如云层和信风,也正逐步变弱。
去年5月的天气也尤其炎热,其中九天的最高温度都超过35摄氏度。5月13日,宏茂桥的气温一度飙到37摄氏度,是我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根据气象署网站的数据,本地紫外线指数(UV Index)不久以前曾一度升至12和13,逼近最高值15。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最新发布的HeatSafe研究表明,高热应激对宏观经济,特别是劳动力和经济生产力也造成了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3月的报告也表明,全球其他地区的海面温度在过去10个月持续异常偏高。今年1月,海面温度更是达到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今年1月公布,去年全球的平均气温较工业化(1850-1900年)前高出1.48摄氏度,是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新加坡湿度高 容易达到高热应激水平
近日东南亚部分地区遭遇极端高温,缅甸、泰国、越南等国都面对异常的酷暑天气。在新加坡,最近如果大家出门在外,相信也都感受到了滚滚热浪。
根据新加坡气象署星期四(5月2日)发布的预报,未来两周本地虽然多数日子可能会有雷雨,但预计炎热天气将会持续,每日最高气温介于33至34摄氏度,有一两天可能还会超过35摄氏度。
如果遇到有人中暑,应快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用风扇、喷洒凉水,或在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搭上湿毛巾的方式来进行物理降温,并让患者饮水。
全球处于高温 温室气体也是问题根源
高温注意事项
我国的高温天气防暑指示(Heat Stress Advisory),依据暑热压力指数的高低,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三个级别。
高温造成的经济损失
除了导致中暑,高温环境可能造成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影响女性受孕率、还有可能导致孕妇早产的风险增加,以及新生儿体重过轻等问题。
易受高温影响的人群
气象组织秘书长绍罗说,厄尔尼诺导致破纪录的高温,但吸热的温室气体也是罪魁祸首。“我们不能再等待了,必须加快行动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向可再生能源过渡。”
研究也预测,到了2050年,每年或有47天至189天的最高气温会达到35摄氏度或以上,因此了解热应激症状以及应对高温的防护措施十分重要。
- 户外工作者
- 孩童
- 年长者
- 患有脱水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者
- 缺乏运动的肥胖者
- 独居者
机构指出,全球温度飙升主要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海洋表面温度上升。不过,海洋表面高温的主要长期因素则是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所致。
厄尔尼诺是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而产生的一种自然气候模式,发生频率不定,一般持续九到12个月,通常在发生后的一年对全球升温的影响最大。
预计到了2035年,高温导致的本地经济损失将增至14%,达到22亿2000万元。
气象署今年3月发布年度气候评估报告,指过去10年是我国最热的10年。由于厄尔尼诺(El Nino)的持续影响,2024年的气温可能会更高。
2024年气温会更高
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高温导致本地各行业的平均有效工作时间下降11.3%,总计造成约11亿8000万元的损失。
今年为何这么热?高温还会持续多久?哪些人要特别小心防范中暑?有人中暑了怎么办?《联合早报》为你一文“解暑”。
ENSO是指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变化模式,包括厄尔尼诺(El Niño)、中性(Neutral)和拉尼娜(La Niña)三种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有人中暑怎么办?
世界气象组织也预测,厄尔尼诺将在4月至5月过渡至中性,并且有可能在下半年转换至拉尼娜状态。
2023年是全球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同时,去年也是我国有记录以来第四热的一年,平均气温为28.2摄氏度。而由于2023年是厄尔尼诺年,因此预计今年全球气温还将继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