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猫不只是“卖萌”,左丽玲和员工会在绘画开始前安排互动时间,向访客讲解猫救援工作和相关知识,既教育公众,也帮助猫咪适应人类,增加被领养的机会。 

延伸阅读

绘画室和社区的猫咪救援人士合作,成为猫咪收容所,“猫员工”从家里三只猫,变成从社区救助的猫咪,每次大约可收容十几只,并开放领养。

最初的目标是帮助害羞的猫咪,通过与陌生人接触,让它们逐渐社会化。 

40岁的左丽玲,2021年成立名为“野花”(WildFlower Studio)的绘画室,原本只是她和丈夫基于兴趣,在周末经营的小型画室,由家里养的三只猫“兼差”和访客互动。

工作和幼教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同的是,猫咪不能被强迫,因此得思考如何在不给他们造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让他们和人类建立良好关系。访客来的时候,会不断强化这种正面联系,猫咪和人类之间可以产生双向的积极影响,这是件美丽的事。”

随着客源扩展,左丽玲和丈夫看到了更多可能性。2022年,两人辞去全职工作,专注经营绘画室。

绘画室、猫咪收容、年长者康复治疗,这些看似不太相关的工作,在左丽玲的猫咪绘画室里,却巧妙地融为一体。 

左丽玲原本从事幼教工作,她认为“野花”的工作和幼教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照顾对象从小孩变成了猫咪。

她说:“目前猫的福利在本地未受到足够重视,一些人还是把社区的猫视为‘有害’的动物。若猫咪可以通过这类社区活动展现它们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或许可以逐步改善人们对社区猫的看法,提升人们对动物福利、猫咪救援等工作的支持。”

“野花”也和医疗机构合作,定期让猫咪参与康疗计划,例如让中风康复者通过和猫咪玩耍,达到辅助复建的效果。 

左丽玲指出,她积极让猫咪参与社区活动,目标是让社会认识到猫咪的社会价值,逐步提升猫在新加坡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