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政府宣布更新残障人士运动总蓝图,将在2028年前在所有主流学校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残障体育项目。本地目前有约30到35%的学校提供这类体验活动,大智小学(First Toa Payoh Primary School)是其中之一,让师生都受益。
即使在非残奥体育日的周期,学生们也能通过体育课了解这些残障体育项目。当学生们参与“德育在于行动”(Values in Actions)社区服务时,也会和乐龄人士玩硬地滚球。
夺世锦赛铜牌热爱水下摄影 方伟华左臂失功能活出精彩人生
他说,在球场上有不少人会对他的经历感到好奇,也经常误会残障人士无法运动。除了分享自己的经历,他也会分享他的朋友的故事。他有一位中风在家没出门的朋友,在他的影响下考到了驾照,也开始打球,更能短暂站立,证明残障人士能做的还有很多。
明年新推出的赋能体育基金(Enabling Sports Fund),放眼在2030年筹集1000万元,以支持各类残障体育活动。包容性跑步俱乐部Runninghour表示,残障人士因为移动不方便,拨款或能帮助俱乐部在全岛各地设立分部,让他们能更容易参与地方体育活动。
期盼各体育总会定期办残障体育活动
“他们可以花一些时间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让他们的选手为特需学校的学生举办活动,最好在他们还在校时举行。新蓝图中也有提到特需学校将建议有专人为学生引入社区的体育活动,因此我希望我国体育总会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郭思敏说:“我认为从学校,尤其是小学开始,是很好地让学生接触这些残障体育项目并提高(包容和同理心)意识的开始,这非常重要。如果学校不给他们提供这种体验,那么他们接触这些项目就只能‘随缘’了。”
大智小学体育、美术兼终身学习计划主任郭思敏(35岁)说,师生及家长都以开放的心态来接触这些运动。“我们除了希望他们学会新东西,目的也是要提高对残障运动的认识,以及培养同理心。”
师生接触残障运动获益良多
他还是一位水下摄影师,热衷在新加坡水域潜水拍摄我国的海洋生态,并成立了一个目前有2000人的水下摄影脸书社团。
羽毛球教练:指导残障者须更有耐心 引导完成任务
拨款除了可以改善资金问题,他们也能更专注在培训义工和增加参与人数上,并聘请更多全职员工,甚至在全岛各地设立分部,将体育活动带到更接近残障人士的地方。目前Runninghour只有一位全职员工,义工则有约500人。
成立15年的Runninghour前个星期六(11月9日)刚在裕廊湖花园举办第10届全国跑步活动“为包容而跑”(Run For Inclusion)。特需人士在义工的陪同下和一般民众一同跑步,鼓励他们多通过运动融入社会。
她说,许多学生不知道残障人士也可以运动,很多老师也不知道残奥会有什么比赛项目,但经过这样的体验,他们都有更深的了解。她也分享,还有本来不乐于参加团体活动的自闭症学生,因为硬地滚球可以让他有单独的空间活动,去年也非常兴奋地参与比赛。
校方也决定在年度体育日中每两年举行一次残奥会项目,与奥运会项目间隔,但因为疫情的缘故,去年才首次举办。300到400位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参与硬地滚球、盲人门球和坐式排球三个项目的各两堂训练,最后选择一个参赛。
方伟华每周大约会教50名残障人士打球,不少是有自闭症或智力障碍的学生。他说,在课程中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听懂指示和完成任务。“我的义工不是动手帮他们,而是在旁鼓励他们,给他们指示,让他们学习听懂指示,并自己完成任务。”
“体育活动筹款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公众可能并不觉得这是重要的生计问题。如果你说的是捐食物给生病的人或低薪家庭,人们会更乐意提供帮助,但不是很多人会理解体育可以如何改善残障人士的生活素质。”
残障人士移动不方便 新基金可助举办分区活动
目前在体育关怀(SportCares)Play-Ability计划下在社区担任羽毛球教练的我国残障羽毛球前国手方伟华认同让残障人士不必千里跋涉就能在住家附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这意味着能指导残障人士和教练和义工的人数也要增加。
大智小学四年前和新加坡残疾体育理事会合作,邀请残障运动员,向师生介绍残障体育项目,像是轮椅篮球、蒙眼跑步等,以因应师生此前反馈称希望能尝试新体育项目的想法。
46岁的他说:“我们需要更多愿意指导残障人士的教练,你需要很多耐心,而且很有可能要经过教了很多堂课才能看到他们进步。”
方伟华在1996年因为一场车祸左手臂失去功能,孩童时代以左手打球的他在29岁时重拾球拍,改用右手打球,并在一年后(2008年)加入国家队,在2013年的残障羽毛球世界锦标赛和郑伟铭拿到男双铜牌,世界排名也达到最高的第四位。
司徒顺民也说,许多在特需学校活跃于体育项目的学生毕业后因为没有很多适合运动的地方而停止运动,因此有必要增加更多渠道。他希望我国各体育总会能组织例常活动让残障人士参与,让他们维持和体育界的联系。
除了这项常年活动,Runninghour每周也举办例常跑步和瑜伽等活动。虽然俱乐部已有一定的历史,但Runninghour创办人司徒顺民(64岁)说,他们在筹款方面还是多少会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