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为了应对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日韩三国于1999年开启合作机制,发展至今已建立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以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和70多个工作层机制为支撑的综合体系。其中,领导人会议是最高层级机制,对中日韩合作发展做出战略规划和指导,迄今已举行八次领导人会议。中日韩三国轮流担任主席国,现任主席国为韩国。
闫瑾指出,除了北京存在必须推进三方关系的动力,若从日韩内政的需要看,两国领导人近期的支持率屡创新低,为了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和提升民调支持率,日韩首脑也存在必须缓和与中国关系的动力,以及在美中之间找到平衡点。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国,但中日去年的双边贸易额为3179亿9800万美元(约4315亿2300万新元),较前年下降10.7%;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去年中韩贸易额为3107亿3700万美元(约4216亿7000万新元),同比下降13.5%。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王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中国的长期目标是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韩国和日本的协助与配合。因此,即便三国领导人不会在此次会议中触及重大敏感议题,但三方将以人员交流、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迁、经贸合作、公共卫生及高龄化社会、科技与数码化、灾害救援,这六大领域作为目标展开协商,最终达成部分共识。
但自2019年起,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因疫情影响和政治因素,搁置近四年半。2022年,韩国总统尹锡悦上台后,日韩关系在美国的撮合下日益紧密,两国在半导体生产等问题上持续向美国的制华政策靠拢,令北京进一步承压。
中国期待重振东亚一体化
除了会议召开的时间点具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闫瑾对《联合早报》称,另两大看点是关于此次会谈的内容,以及三方最终能达成哪些共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RSIS)中国项目研究员夏尔(James Char)对《联合早报》说,近年来在拜登政府的鼓励下,日韩改善双边关系,但东京和首尔也都希望与北京建立更好的关系,因为中国是它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不希望看到去年8月签署美日韩安全条约后,美日韩关系进一步巩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蓝平儿告诉《联合早报》,“作为近邻,三国领导人能够进行会面这一事实本就非常重要”,但外界须调整对此次会议的期待,不应对会谈结果存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中日韩在朝鲜问题、对俄关系等棘手议题上的分歧不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