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生与柏林电影节缘分颇深,2007年曾担任国际评委团成员,2011年和2012年又分别带来了其制作的影片《晚秋》和《龙门飞甲》。
“我要特别感谢徐克导演。”施南生说,大家也许会认为她在开玩笑,但她最感谢徐克的恰恰是“他从来听不懂我说的”。她回忆道,每当告诉徐克“预算不够了”“你这么拍不行”时,徐克总是表示不懂,“但正是因为他的‘听不懂’,才‘迫使’我成为了一个更加优秀的制片人。”
施南生在获奖感言中表示,自己在36年的电影生涯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她尤其想感谢那些在幕后默默无闻作出贡献的团队成员。
在10日举行的小型颁奖仪式上,迪特尔·科斯里克表示,自己非常骄傲能够代表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将这一奖项颁给施南生,她也是“摄像机奖”开始专门颁给制片人以来首位获得该奖的女性。
施南生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活跃在华语影坛。1984年,她与当时的丈夫、著名导演徐克共同创办了“电影工作室有限公司”,随后制作了《英雄本色》《七剑下天山》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华语电影;此外,《无间道》等名作亦出自其手。在制片人角色外,施南生还积极从事华语电影的发行。
据中新社报道,设立于1986年的“摄像机奖”旨在表彰柏林电影节组委会认为对电影节作出特别贡献的电影人或机构。从2016年起,“摄像机奖”每年颁给一位杰出电影制片人。
除施南生外,获得本年度“摄像机奖”的还有澳大利亚演员杰弗里·拉什和埃及影评家萨米尔·法里德。
施南生说,当今世界正变得更加复杂和分化,但她始终相信电影的软实力。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资深电影制片人施南生10日从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尔·科斯里克手中接过第67届柏林电影节“摄像机奖”(Berlinale Camera),成为继巩俐和许鞍华后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
“我制作的是华语电影,而我相信如今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对了解中国越来越感兴趣。”施南生说,“从今以后,我会继续坚持制作电影,希望能为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尽到绵薄之力,让大家在享受好电影的同时更加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