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冠病疫情暴露出了全球产业链的弱点之一,是众多国家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不足。疫情突出了所有国家不论其发展程度,都面临基本医疗设施不足的问题。
至于其他四个方面,金立群表示,现时首要目标虽然是解决疫情造成的卫生危机,然而,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应摆脱碳依赖,这给政策制订者提供机会,将公共政策更紧密地与气候目标结合,从而降低锁定碳密集型基础设施的风险。制定经济刺激方案时,可引导投资倾向一些能够加速经济转型和提高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冲击能力的行业和技术。虽然近期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趋势不错,但实际投资额仍远低于理想目标。
基础设施投资者因担心资产流动性差和资产业绩表现,从而降低了对基础设施科技解决方案的兴趣。
而互联互通方面,金立群预期未来几年发展表现参差。例如,机场基础设施将不会迅速恢复。全球供应链在整个危机中一直保持基本韧性,然而供应链基础设施方面,受到贸易和技术相关的紧张局势影响,加上与业务回流或近岸外包相关的讨论持续,供应链基础设施投资将继续面临不确定性。
金立群介绍了当前基础设施发展格局的五大新趋势,分别是绿色基础设施需多产业协同规划、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资产循环或私有化将成为出路、技术驱动型的基础设施投资迎转机以及互联互通和区域合作未来的发展将参差不齐。
不过亚投行也强调,即使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投资活动最终有所得益。
金立群认为,这些投资者必须选择是否投资于采用先进技术的项目,如选择放弃,将面临因技术落后导致投资受挫的风险。采取主动的投资者,正以不同方式实现基础设施科技资本化。很多投资者设立了基金、创业投资、内部技术咨询部门或与技术公司合作,以确保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技术。
同时,随着疫情对健康的即时影响逐渐消退,各国必须应对疫情造成的各种经济重创,包括大范围的破产、失业率上升和高债务水平。长线投资者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必然重视资金安全,这意味着一些面对债务重压的经济体和实力较弱的机构难以吸引投资者。降低债务水平、改善监管和提高监管的确定性将会至关重要。能确实带来现金收益的资产将享有优势。上述因素将在疫情结束后更为明显。
亚投行认为,各国政府在面临财政压力的情况下,采取资产循环或私有化是可行途径之一,这也为私人投资者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可能会选择退出一些项目,转向资产表现较佳的投资。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金立群表示,基础设施发展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全球正面临更大不确定和充满挑战的经济形势。回顾五年成果之际,亚投行优化投资战略,加强满足成员不断变化的需求的能力,并在全新和常被忽略的投资领域建立亚投行的领导地位。
金立群指出,尽管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始利用新技术和创意,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对工业和基础设施用途的认识,创新技术的应用一直停滞不前。64%的基础设施利益相关方认为,缺乏了解是采用适当技术的主要障碍。疫情的到来扭转了这一局面,迅速提高了人们的意识,让他们了解到技术的众多广泛用途。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行长兼董事会主席金立群今天在北京总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分析过去五年运营发展经验,指出五大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将影响亚洲在冠病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这些趋势反映基础设施产业当前需先应对疫情和全球经济危机的短期挑战,其中技术驱动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将迎来转机。
根据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的估计,2019年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额从190亿美元(251亿新元)下降至不到30亿美元。鉴于社会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共支出有限,加上疫情后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吸引私人资本流向公共投资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