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对于购房时需要承担公摊面积费用多有诟病。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公摊面积能否取消”的讨论再度展开,相关话题星期二(16日)登上微博热搜,不少中国购房者均表达希望能取消公摊的期望,帖子已经获得逾5400万阅读量。

据法治日报报道,公众对于购房时需要承担公摊面积费用多有诟病,认为公摊面积的存在给购房人一种要为不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买单的不适感。同时,普通购房人很难准确计算公摊面积和套内面积大小,只能被动地从开发商等处了解信息,让不少人担心存在“消费暗区”,比如公摊面积被包含在总面积内,意味着后续的物业费、供暖费等费用同样包含了公摊部分的费用。

不过受访学者们认为,在是否应该取消公摊面积制度的问题上暂时难以达成统一,目前只可以从政策层面对公摊面积制度进行完善。

多名房屋中介、购房者受访时透露,公摊面积已经成为房屋买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名购房者说:“花那么多钱买的房子,可能有将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钱都落不到自己的房子上,我很难接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认为,当下取消公摊面积不具有可行性。房改后,中国的住房面积计量、房产证、不动产证的发放都是以建筑面积为单位的。房价、物业费、暖气费等也都是以建筑面积计量的,如果取消公摊面积,以使用面积计量,会给计价标准带来混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洪洋提议“取消公摊”,认为公摊面积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建议国家取消公摊面积,可以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