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都希望这门生意可以继续传给第四代,成为百年老字号,但郭金地坦言目前还不敢想得太远。

“成为百年老字号是我的梦想,但人手不足确实是个棘手问题。我们也不能强迫下一代接手,没有热忱和毅力是做不下去的。”

郭金地说:“很多老顾客都鼓励我们再开餐馆,我们第三代也觉得时机对了。”

郭金地忆述:“我和家人住在店铺楼上,每逢佳节,父亲和叔叔们凌晨时分还在赶制饼皮,忙到汗流浃背,那一幕仍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

近年来,本地有不少老字号美食,因后继无人而逐渐走入历史。

薄饼看似一道简单的街头美食,背后的准备工作却十分耗时耗力,尤其是手工制作饼皮。

手工制作饼皮 老板苦练多年

创办人郭田园当年从福建安溪迁居南洋,于1938年在如切一带落户,以售卖自制薄饼皮和酱料的小店铺起家。

“我小时候跟着父亲看老铁匠在火炉旁制作铁盘,这种铁盘用得越久,拭出来的饼皮就越香。”

郭源发如切薄饼曾在20多年前经营薄饼餐馆,后来因人手不足,不得不结束餐馆生意,只专注于售卖薄饼皮和酱料。

这栋位于如切路95号的旧店屋,也承载了第三代传人郭金地(43岁)无数的童年回忆。出生于薄饼世家的他从小耳濡目染,12岁就开始到店里帮忙。

郭金地不忍看到年事已高的父亲郭进来(72岁)每天为生意日夜劳碌,因此他在六年前决定放弃药剂师的工作,宁愿减薪一半,也要回来继承家族生意。担任药剂师的妻子也支持他的决定。

郭进来笑说:“做了50多年,当然会舍不得,不过看到孩子们能够胜任,我也放心了。”

看着面团在郭金地手中毫不费力地“起舞”,一丢一收的利落动作,其实是他苦练多年的结果。

重建后的薄饼餐馆,由郭金地与妹妹郭文连(42岁)掌舵。食客除了能亲自体验包薄饼的乐趣,还能尝到餐馆名厨烹调的菜肴,如辣椒螃蟹、福建炒饭、干贝松菇扒豆腐等。兄妹俩也与厨师研发出新颖菜色,包括菠萝蜜炸薄饼搭配椰子冰淇淋等,以迎合年轻食客口味。

“如切是本地第一个‘文化市镇’(Heritage Town),也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的人文风情和美食都别具一格,我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如切的魅力。”

楼上设展览馆介绍各国薄饼

反复搅打面团,再徒手把面团抹拭在140摄氏度的高温铁盘上,拭出一片片薄如纸张的饼皮,是机器无法取代的传统手艺。

郭金地透露,二楼也将设计成展览馆,向食客介绍各国薄饼的种类,以及如切的历史和娘惹文化。

本地家喻户晓的81年老字号“郭源发如切薄饼”却逆势而上,将许多设备已经年久失修的老店拆除,经过一年半的重建,明天(9月7日)将以餐馆形式重新出发。

接手生意后,郭金地在新加坡旅游局的引荐下,飞往丹麦和纽约向外国人介绍薄饼和“小金杯”(Kueh Pie Tee),更在去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获得李显龙总理表扬。

郭进来强调,火候的控制和时间的拿捏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当,面团就很容易沾底或弄破。他也向记者透露,这些重达30公斤的铁盘,可说是郭家的“传家之宝”。

如今,郭进来虽已退居幕后,却还是常常回来“探班”,偶尔也客串制作饼皮,回馈老顾客的支持。

每当父子俩现场示范制作饼皮,路过的游客都会驻足围观,啧啧称奇,这也成为郭源发如切薄饼吸引食客的卖点之一。

“我花了整整一年才掌握这门祖传手艺,但要变得熟练,还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即便我已做了六年,一不留神还是会烫伤手掌。”

时隔20多年再次开设薄饼餐馆,原来是“循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