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贩之前,赵有宁曾在中国经营水源过滤系统的生意。三年前,他回国时想找碗好吃的煎蕊,怎知吃了几家都不满意。

目前,赵有宁还在丁加奴街(Trengganu Street)开设另一个摊位。

“外公和妈妈都退下来了,家里也没人再卖煎蕊,我不想外公的食谱到我这一代失传,所以就做了这个决定。”

赵有宁说:“我一连试了六个月才终于标得现在这个摊位,每次失败都得重新找地点,我一度以为无法开档做生意了。”

等了半年才标得摊位,年轻小贩一度以为梦想遥不可及,如今守得云开,煎蕊也受美国食客青睐。

赵有宁受访时,数次强调食料新鲜的重要。一碗煎蕊里的四大元素,煎蕊、椰浆、红豆和椰糖,他都精心挑选,自己准备。

他说,煎蕊其实指的是一碗煎蕊里绿色果冻的部分,他吃过的煎蕊都不合胃口。

“我们采用日本红豆,因为其他地区的红豆大部分带有酸味,这会影响煎蕊的味道。椰糖则是采用砂拉越产的,很多马六甲的椰糖由于是工厂大量生产,有的添加白糖,影响了椰糖纯度。”

“甚至一群退休的美国旅客,每次到新加坡,都会来尝一碗煎蕊。我们总算熬过来了。”

“希望明年,我可以再开三家档口,全岛有五个店面,让更多人吃到我们的煎蕊。”

甜品老板坚持使用新鲜食材,煎蕊自己做,椰浆也自己榨。

幸好,赵有宁终于找到牛车水一带的档口,如今他和表哥一起经营生意,一天可卖上1000碗煎蕊,熟客也越来越多。

因为制作过程繁琐,赵有宁每天清晨两三点就得开始准备食材,一天仅睡三小时。

为了让本地人能吃到传统好味道,33岁的年轻小贩三年前毅然放弃在中国的生意,回国开档专卖外公的家传煎蕊。

赵有宁受访时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的外公就在厦门街(Amoy Street)推车卖煎蕊。“做了一年生意后,政府规定小贩不能当街叫卖,外公也只好改行了。”

爱吃甜食的饕客,对牛车水大厦熟食中心二楼,专卖煎蕊(Cendol)的档口一定不陌生,但一般人未必知道,煎蕊的制作手艺传了三代,也是老板赵有宁(33岁)和家人在家庭聚会时经常少不了的一道甜品。

对于制作煎蕊和椰浆,赵有宁也不马虎。“我们用斑兰叶提炼出粉条色素,手工制作煎蕊;用冷压方式榨取新鲜椰浆。”

“可能小时候被外公宠坏了,外公的煎蕊大部分是手工制作,味道很新鲜,本地很多煎蕊都是工厂生产,用包装椰浆。”

赵有宁说,外公和母亲当时都已退休,市面上已少有手工制作的煎蕊。思前想后一番,赵有宁决定放弃中国的生意,回国开煎蕊档口。

一天卖1000碗  盼再开3档口

“真的很累,但要确保品质,辛苦点是必须的。”

煎蕊自己做 椰浆自己榨

到了六七十年代,赵有宁的母亲也开档做生意。“妈妈从小就爱烹饪,小时候跟外公学做煎蕊,当了小贩后也卖煎蕊。外公的家传手艺也就找到了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