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运营主体——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新集团)昨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运营主体。
初期,新方财团属于大股东,占65%的股份,中方则占35%。后来李光耀在1997年底访华时公开提及园区与苏州另一个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竞争影响了园区发展。新中双方之后同意在2001年调整股权比例,新方减持至35%,而中方增持至65%,新方也将园区开发的大股东责任交给中方,并由中方承担管理的主要工作。
由新加坡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亲自推动的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设立,是新中两国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集团也是两国政府间合作的重要载体。园区获得两国政府高度肯定,也为双方日后开展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奠定良好基础。
中新集团现任董事长兼总裁赵志松则认为,挑战在于如何不辜负市场和投资者的期望,稳健实施集团的发展战略。他也认为,集团上市后将面对更国际化的竞争。
通商中国现任主席李奕贤说,这次上市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园区的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在未来也仍具发展潜能。
展望未来,李奕贤认为苏州工业园区与新加坡一样,都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面临产业提升的挑战。他指出,这个挑战在于如何让原有的企业能继续在园区提升生产能力。“我觉得先决条件还是人才,如果一个企业要提升,他需要更多的工程师,他需要更多做产品科研与开发的员工,你要有这种科技的投入、科技的人才,人家才愿意留下来。”
曾任贸工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的李奕贤认为,上市对集团来说是一种引导和约束,要求团队在运作上必须有纪律,考虑慎重,让投资可以得到更大的回报,“凡是投进去的,我们都要有一个能达到长期回报的目标”。
新中政府间旗舰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主体昨天在沪上市,象征园区发展模式受市场认可,在未来也深具发展潜能。
到了2014年,中新集团再次递交招股书,但由于受部分高管涉嫌受贿影响,上市计划再被搁置。到了本次上市,中新集团在招股书中彰显了去地产化的决心,并修改经营范围,不再含有住宅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内部挑战则来自新中双方在发展理念上的差异。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以来,经历两次股权变更。
曾在贸工部等政府部门担任政务部长的曾士生感叹,园区是新中两国领导人的孩子,自己最多是第一任保姆,“看到孩子长得这么好看,我觉得非常鼓舞……园区现在已经脱胎换骨,有了与时并进的能力,未来也会继续发光发热”。
中新集团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方在2001年接过大股东责任后,就曾定下2004年上市的目标。不过直到2008年,中新集团变更为股份制公司后才正式递交上市招股书。由于当时集团涉及较多房地产业务,被划定为房地产公司,又碰上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上市申请一直被搁置。
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成立25周年,从苏州金鸡湖畔的一片洼地与农田到今天苏州市的商业与金融中心,园区一路来克服了不少挑战。
不过,赵志松仍对园区的未来发展充满自信。他认为,虽然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是大于挑战的”,因为园区获得许多投资者的支持,今年中国中央政府批复的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也被规划在苏州工业园区内,因此许多优势的叠加将带来更多机遇。他乐观地说:“公司就像人生,总是一步步上台阶,一步步爬坡,只要不忘初心,最终都能成功。”
在回顾园区成立以来所面对的挑战时,李奕贤指出,园区初期主要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外部招商环境变得严峻,欧美企业裹足不前,亚洲企业则纷纷求自保,“就算你要亏本把地卖出去,也不一定有客户来你那里投资”。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公司首任总裁曾士生受访时坦言,自己当初根本没想过集团上市一事。
李奕贤也认为,上市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的合作模式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因为园区“在长期发展中有一个健康的财务状况,而且现在自身有能力去开拓更多类似的项目,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都有发展机会”。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2005年,中新集团增加投资额,新中两方的股比也因此分别降低为28%和52%。这次公开发行后,新中双方的股比也都按比率分别降至25.2%和46.8%。
他说:“1994年我到苏州的时候,现在园区的那块地只是一片低洼农田,附近的金鸡湖污染也很严重。在那种情况之下,我们要把这个地方开发成一个能够跟裕廊媲美的工业园,我当时想的只是赶快把这个项目启动。”
李奕贤说,在园区建设初期,双方花了很多时间来消除在园区规划发展等不同层面上的分歧,最终进入本世纪后才达成共识,“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工业园区进入一个起飞的阶段”。
在1997年出任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市场)的通商中国现任主席李奕贤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这次上市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园区的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在未来也仍具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