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国后新加坡的蓬勃发展,这座小岛不可避免地,在历史巨轮下走向没落,甚至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1970年代,许多德光岛民逐渐移居新加坡本岛;同时,政府征用该岛部分森林作为军事用途,后来最后一批居民也在1987年正式离岛。
从学术角度重构德光岛历史
德光岛(Pulau Tekong)是位于新加坡东北角海域的附属岛屿,地处柔佛河口的交通要道,虽缺乏史料的佐证,但据说400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自19世纪中叶以来,陆续有不少马来人与华人来此落户。100多年来,这小岛与新加坡共同经历了英殖民时代、日本侵略、1959年自治以及1965年的独立建国。
岛民一起谱写他们的故事
本书详细介绍了岛上的教育概况,石矿业、捕鱼业、虾池业、橡胶业等岛民赖以生存的行业,岛上的民生与组织,妇孺诊所、警察局、联络所、互助会等重要设施,以及一段段岛民真实的社会经历,反映了1950至1980年代的岛上生活实况。读者在阅读文字资料的同时,也能通过珍贵的老照片领略那个遥远却依然鲜活的年代。
作者:利亮时
本书出版时,作者利亮时博士正担任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助理教授。利亮时认为,德光岛的发展历程是新加坡历史的重要一环,更是新加坡社会发展的缩影。因此利亮时展开了针对德光岛的综合专题研究,希望在居民逐步凋零前以文字的形式将这些珍贵的史料保存下来。他通过采访昔日岛民来唤醒记忆,整理来自报章与杂志的文献,收集官方的文档资料,以学术角度重构了从1942年到1987年期间德光岛的一段历史。
八方文化创作室
《情牵石岛·心系敏江》
出版:情牵石岛·心系敏江
本书主体分为四个章节。第一部分探讨了人口如何嵌入德光岛,以及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以岛内的族群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华人与马来人,以及华人内部各方言群或族群的关系与文化接触;第三部分则将视角转至二战前后的德光岛,分别讲述了英殖民与自治下的德光岛以及1960年代时其风起云涌的变迁;最后一部分顺应时代的潮流,介绍了建国后德光岛的发展与自然聚落的消失。
这本地方志的灵感,起初来自萧孙喜感念已离世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思及乌敏岛岁月,因此想要出书来记述父母的往事。这个想法逐渐发展为为众多岛民的父母一起谱写他们的故事,之后又发展为记录乌敏岛发展巅峰时期的人文历史。在得到自家兄弟及赞助者的支持后,他们成立了编委会,着手收集资料和走访前岛民。随着许多昔日岛民的年纪日益增长,尽早收集史料的工作也变得日益迫切。最终,在前岛民共同的努力下,这本凝结了无数人心血的书刊终于得以出版。
主编:萧孙喜
1942年至1987年,德光岛这身处边陲的小岛画下了新加坡变迁中无法抹去的一笔。本书的面世探索了之前学者鲜少涉及的德光岛内族群关系、聚落发展等课题,为围绕德光岛的学术研究打开一个大门。相信在未来,也会有更多学者以本书为切入点,或从中得到启发与线索,深入德光岛研究,让历史留下更加饱满清晰的痕迹,永不褪色。
同时,本书还收录了乌敏岛手绘地图,联婚情况,各种证书、成绩册、课本、牌匾,以及岛上华人和马来家庭的居住分布情况与“族谱”。对想要研究乌敏岛历史的学者,和想要追根溯源的乌敏岛后人来说,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素材。
延伸阅读
纪念特刊编委会
乌敏岛(Pulau Ubin)地处新加坡本岛的东北部,位于新加坡与柔佛山之间的柔佛海峡中。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后来因为岛上产花岗岩又被人们称为“石岛”。
乌敏岛前岛民萧孙喜发起了本书的编写工作,他同时也担任主编。编委会由12人组成,其中10人是曾在此生活过的前岛民。在两年的时间内,编委会走访超过200名岛民,并忆述采访、搜集资料,最终整理和编写成册并在2019年出版。本书用30多组曾参与乌敏岛发展并做出杰出贡献的岛民的真实事迹,勾勒出这个石岛在鼎盛时期的人文历史。
出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一个消失的聚落:重构新加坡德光岛走过的历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