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罢工 遭《南洋商报》解雇
《深星时报》内容包括国际大事、两岸新闻、深圳和港澳地区新闻,并设金融、妇女家庭、影视娱乐、赛马新闻等版,是星岛集团与中国《深圳特区报》合办,也是唯一得到中国官方认可的一家中国大陆与香港合资媒体。
黄锦西也将告诉大家,如何委任遗嘱执行人、信托人,并也将谈到遗嘱中执行人的任务,例如执行人有必要追讨他人欠立遗嘱人的钱,又或替立遗嘱人处理债务,整理及收齐立遗嘱人的金钱及房地产,并按遗嘱中的指示将金钱及财产分给各受益人。另外如遗嘱人签名时,必须有两名证人同时在场见证等,这些都是立遗嘱常识。
1991年7月,在众人意想不到下,黄锦西卸下华文报集团总经理的职位。离开华文报集团不久,黄锦西即被香港星岛集团聘请为集团总经理,负责开拓中国市场。在星岛集团任职期间,黄锦西最令人注目的功绩是促成《深星时报》的出版。
黄锦西与本地华文报业的渊源很深,早在1959年,黄锦西已是《南洋商报》外勤记者,采访路线包括法庭、意外、劳工等。可采访工作到了第5年,他于1964年遭《南洋商报》解雇,理由是参与罢工。但黄锦西说:“也许是我写的新闻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工友的同情。”
黄锦西也经常为《联合早报》撰写法律主题文章,涵盖民事侵权、知识产权保护及网络诽谤问题等。
黄锦西在本地报界服务期间见证了本地报业的风云变幻。1983年3月16日,大势所趋下,《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正式合并,变身《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1984年8月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统一管理华文、英文、马来文等报章。到了1990年,新加坡报业控股进一步结构改组,所属华文报纸归属公司的“华文报集团”。
黄锦西说,多年的任职报业,使他在不知不觉间在中国积累及建立起人脉,到了星岛日报后,当集团决定在中国出版报纸,他全力以赴,不断往返北京,经过无数次申请、洽谈,终于成功取得新报章的刊号,获中国政府准许发行《深星时报》。
在早报悦读@NLB讲座上,黄锦西将与大家分享律师这行的苦与乐,并与大家畅谈过去处理过的有趣法律个案,以及立遗嘱的基本知识、预先医疗指示和持久授权书的订立须知等等。
黄锦西说,《深星时报》1995年10月12日创刊 ,创刊四年, 报纸在深圳及广州珠江三角地区销路可观,销量最高的时候达35万份。
1978年,黄锦西第三度回返报业服务时,本地报章历经前所未有的改变。在新修订的“报章与出版法令”下,《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两家华文报结束家族经营的历史,注册为公共公司,筹划售股和上市,并由华联银行接手《南洋商报》,大华银行管理《星洲日报》。当时,黄锦西应聘为《南洋商报》董事总经理。黄锦西说:“那一次回到商报,开始的薪金只有银行经理的一半。”
从1970年代读英国法律课程至2003年成为执业律师,黄锦西可说走了漫漫长路,问他为何到了耳顺之年,经济又不成问题的情况下,仍坚持考取执业律师资格?
1999年,胡仙因投资失利,售出《星岛日报》与《深星时报》股权,黄锦西也在1999年离开星岛集团。难得的是,时年60岁的黄锦西却决定重返校园,再次当起全职学生。
分享立遗嘱常识
即将于下星期五(9月7日)开讲的第14场“早报悦读@NLB”,迎来律师黄锦西,他也是欣文(Selvam LLC)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联合早报》新汇点法律专栏作者,著有《法律与民生》。
创办中港合资媒体《深星时报》
黄锦西说:“当记者的时候,我采访过法庭新闻,从那时开始我就明白,懂得法律之重要,后来因为工作,没有办法一口气完成学业,到了离开星岛日报的时候,才有时间完成。”
1970年代,黄锦西重返报界服务。经济系毕业的他到《星洲日报》担任营业经理;两年后,他转换职业跑道,到华联银行担任公共关系部门经理,也从那时开始,他修读英国法律教育局主办的函授法律课程。
60岁后进修法律 考取执业律师资格
黄锦西当时其实已半工半读,在新加坡大学念经济系,失去工作之后,他因此全职读书,并考获新加坡大学经济学士。
讲题:法律人生
主讲人:黄锦西律师
日期:9月7日(星期五)
时间:晚上7时
地点:国家图书馆底层1楼,Programme Zone
黄锦西回忆道:“过去半工半读念英国的法律函授课程,我曾经为了到英国参加现场考试,特地到光明山住了一个星期,抛开一切,在那里专心读书应付考试。”
黄锦西首先在香港城市大学进修中国法并考获法律硕士。之后,他又回返新加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律系上课,两年后法律系毕业,获得新加坡法律研究生文凭。他在2003年取得执业律师资格,并再次转换人生跑道,成为专业律师。
黄锦西说,遗嘱的写法和证人的见证,在法律上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严格遵从,否则遗嘱可能变成无效。黄锦西也将在讲座中让观众一睹遗嘱的格式,因为遗嘱必须是书面形式,录音或录影都不算。他也说,遗嘱虽然不一定要用英文写,但是,如果将来要拿到法庭认证须翻译成英文,不如用英文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