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少年文学爱好者成立“所谓诗社”

long2017_Medium.jpg
李国梁(左一)带读者“逛街”,在赞美广场分享新加坡掌故。(档案照片)

文学节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提供作家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会上,海外作家与本地四个文学团体——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热带文艺俱乐部与书写文学协会——代表见面,分享各地文艺活动经验。

诚如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主管李慧玲所说:“国际文艺营是无法复制的,早报文学节也无意复制,而是扎根于今时今日的新加坡,有意识地扮演播种人的角色。”

以事后诸葛之见,早报文学节的倡议,其实并非没来由的“灵机一动”。

早在2015年,早报“文艺城”主编谢裕民便倡议编选年度选集,第一年邀得诗人杜南发主编,接下来两年则请到柯思仁与希尼尔主编,以“文艺城”作品勾勒新华文学(某一面的)“文字现象”。2016年,谢裕民也倡议评选“早报书选”,每年为读者提供好书榜单,介绍本地优秀的华文出版品。“早报书选2016”选出七本好书,隔年的好书单则增至10本书,有文学创作,也有文史作品,题材广泛。这两项年度文学活动,无意评判高下,只为新华文学做某一侧面的记录,也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机构加入文学的行列。

1993年以后,本地一直没有类似的、以华语文为媒介的文学盛事,借着今年早报95周年报庆的契机,早报副刊《现在》同人倡议筹办文学节,更有幸得到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鼎力协助,成为联合单位。文学节也获得本地非盈利机构与商家支持——世界华人文化交流会为协办单位,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为支持单位,富丽敦酒店则为指定住宿。

首届“早报文学节”以“时代速度 文字温度”为主题,在2018年5月26日至31日举行,六天的文学盛宴、中国大陆和港台及新马作家参与,引导人们回归阅读,借文学思考生命。

格非与英培安的主题演讲,前者从东西方哲学审视文学的永恒意义,后者则剖析东西方经典小说虚实互喻的课题。他们用自身的写作生命,回应文学节主题,引导人们回归阅读,借文学思考生命。

45fde7b8_Small.jpg
1985年国际华文文艺营邀得作家三毛(左起)、张系国与钟玲同台讲座。(档案照片)
geo_6909_Small.jpg
2016年新加坡作家节,“文艺城”主编谢裕民主持《2015年文字现象》发布会。(档案照片)

那是一段本地文坛津津乐道的璀璨文学时光:1983年至1993年期间,艾青、萧军、萧乾、聂华苓、姚雪垠、莫言、三毛、洛夫、郑愁予、余光中、陈映真、李欧梵、蒋勋、也斯、张大春等知名作家都是文艺营座上嘉宾,读者争睹文人风采,一时文学的雄姿英发。此外,金狮奖也为本地华文文坛培养了许多创作人才,希尼尔、张曦娜、孙爱玲、谢裕民、潘正镭、蔡深江等人都曾在比赛中获奖。文学以最张扬的方式在新加坡的土地上勃发。

文学节以“时代速度 文字温度”为主题,在5月26日至31日举行,参与作家包括中国大陆作家格非、迟子建、翻译家林少华;香港学者朱耀伟;台湾学者须文蔚;马来西亚作家曾翎龙、梁靖芬、牛油小生、林韦地;以及新加坡作家英培安、谢清、孙爱玲、陈志锐、黄凯德、周德成、叶孝忠与李国梁。他们提出各种尖锐的人文议题,发人深省。

1983年1月13日至19日,新加坡《星洲日报》联合人民协会与两大文艺团体举办首届国际华文文艺营。


本地诗人佟暖当时动情地分享了1983年萧乾参与国际华文文艺营后在中国《羊城晚报》发表一则小文《救救新马文学》,勉励本地作家自强不息,继续培育文学幼苗。

xr_6678_Small.jpg
今年的早报文学节与语特营合作,举办报纸涂黑诗工作坊,学生阅读早报后,攫取文字,拼凑诗意。(档案照片)

第一届“早报文学节”2018年5月圆满举行,中国大陆和港台及新马作家学者激起的文学涟漪、内在思辨,仍在缓缓地滋养本地文学土壤。

每位作家都带给受众不同层面的思考,须文蔚借饮食文学追溯离散历史;叶孝忠和李国梁则带着读者“逛街”,导览新加坡城市空间里的文学足迹;朱耀伟以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分析文化现象;曾翎龙与梁靖芬则分享了马来西亚华文文坛回应国家乱局的种种策略。

两个月后,《星洲日报》与《南洋商报》合并成为《联合早报》,自此星洲的文艺营与商报的金狮奖文艺创作比赛二合为一,隔年举办,一直到1993年结束使命。

早报文学节工委会由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副总编辑兼副刊主任胡文雁担任主席,工委包括南大中文系主任游俊豪、南大中文系华文创作项目经理黄诗伦、南大中文系副教授柯思仁、本地诗人周德成,以及早报副刊高级执行级编辑(文艺城主编)谢裕民、高级执行级记者张曦娜与执行级记者陈宇昕。

本地作家英培安、谢清、孙爱玲、陈志锐、黄凯德及周德成等人也分别在两场座谈会上,分享了两个世代写作人迥异的文学养成经验。由南大中文系副教授柯思仁主持的“新华文学三剑客”座谈会上,他与陈志锐、黄凯德、周德成疾呼,创作者应破除“新加坡刻板印象”(干净、安全、沉闷),走入民间,发掘市井小民的故事。这场座谈会与教育部的语特文学营(早报文学节与语特营联合呈献了一场创作工作坊),更意外鼓励了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本地文学爱好者,成立“所谓诗社”,并于8月5日举办一场创意十足的“砸诗烩”,表演口语诗,让文字跃然于人们的日常生命空间,看见本地华文文学的年轻活力——这不也打破了新华文学苍白无力的刻板印象吗?

在那特殊的冷战时代背景,17位陆港台美日韩及东南亚作家参与文艺营,突破了两岸三地意识形态藩篱,成为华文世界之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