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早报将依然站在最前线,为国人进行深入报道与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每日运载成千上万的市民,常常被誉为一座城市经济的支柱。因此当我国地铁系统近年频频出状况甚至发生意外事故时,自然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无论是2015年7月傍晚繁忙时段南北线与东西线大瘫痪、2016年3月东西线轨道发生致命意外,还是2017年7月的碧山地铁站隧道淹水事件,早报记者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梳理事件脉络与事故原因,并且在报道中反映受影响者的心声。
“地铁南北与东西线服务似乎已大有改进,但系统更新计划仍有一半未完成。当局须严加确保工程不会有任何行差踏错,以免再度打击民众对地铁系统的信心。公交车资也会再次进行检讨,有关当局已多次暗示、明示车资不可能永远不上调,但面对生活费日益上涨的压力,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车资的调涨。”
26岁的李思敏曾在清晨4时到地铁轨道采访维修工作,也曾深入地下40公尺,报道工程人员挖掘地铁隧道的过程。“报道交通新闻之后了解到建立可靠的地铁系统其实并非易事,也对幕后人员多了一份尊敬。”
李思敏记得,刚加入《联合早报》不久就碰到SMRT维修人员被地铁撞死的事件。“我得联系死者家属,他们当时情绪很激动,有好几次吃闭门羹或挨骂。葬礼的情况也非常混乱,采访任务与尊重家属隐私间的平衡必须小心拿捏。”
她说:“这些工程人员对工作的投入和专业精神令人敬佩,但碰到地铁发生事故时,却得面对网民毫不留情的指责。每个行业,都会有害群之马,对一些不负责任的人,我们理当严苛对待;对尽忠职守、敬业乐业的人,我们可否给予多一份感激和鼓励?”
小市民最关心的不外乎衣食住行与生老病死,《联合早报》交通、卫生和住屋三大专线的记者多年来站在前线掌握最新信息与动态,为读者带来一篇篇关系民生与社会演变的新闻外,也见证了这些重要领域的发展与改变。
交通线记者李思敏三年前成为记者前,碰到地铁故障时会跟其他乘客一样,偶尔会抱怨服务差。后来开始报道交通新闻、有机会走到幕后目睹一个个无名英雄默默耕耘与付出后,才懂得如何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除了地铁问题,科技带来的变化也成为我国交通业近年来重要的命题。私召车服务和共享脚踏车为国人提供了多两种便宜的出行工具,但也因此冲击传统交通业者,并衍生监管与消费者利益缺乏保障等问题。早报在紧密观察报道这些变化的当儿,也访问专家学者探讨新公交模式所产生的现象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
过去10多年报道交通新闻的新闻中心采访副主任李静仪(45岁)也指出,她曾听说一名高官在办公室不适晕倒,醒来之后依然到工地与承包商开会,为的就是不要耽误工作。
李静仪表示,交通新闻范围甚广,还包括巴士服务、拥车证、港口与机场等,“海陆空上天下海无所不包”。她指出,接下来地铁系统的更新与公交车资将是两大关注焦点。
敬佩幕后人员敬业乐业
正因关乎人命,也关乎所有人的安全,早报的后续报道也紧密追踪抢救与调查进展,为读者跟进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