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后,有示威者在新龙丰药房外捣乱,包括向店内投掷货物,逼得商户落闸关门。他们亦强拆药房招牌,在铁闸喷上“反送中”等示威字句。此等行为须予谴责,因为虽然北区的水货问题影响民生,但检讨政策的责任在政府,药房作为商户,他们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经营,绝对不应该遭受这样的捣乱和破坏。
由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引起的争议,演变成市民自发在多区的示威。诚然,示威是市民的基本权利,而不少的政治议题、民生问题亦的确须要正视,但示威必须有理有度,绝不能沦为单纯的情绪发泄。这一个多月来,社会大众支持合理和平示威,但并不代表他们会接受波及无辜的发泄式破坏。
另一方面,警方近来多次执法都引起冲突,原因在于警队的部分政策出了问题,包括容许警员在无委任证的情况下执法。周六上水冲突中,就有便衣警员未能出示委任证,引起示威者包围,更被铁枝击中。袭警行为固然不可接受,但警队高层一日不解决“无证”问题,前线警员在示威游行中都难以执法,与示威者的口角亦容易演变成冲突,甚至再次造成失控场面。就此,警务处长卢伟聪及保安局局长责无旁贷。
面对民间怨气持续不散,甚至每个周末都出现示威、冲突,政府及警方必须积极回应,负起应有责任。一方面,政府必须正视社会声音,进一步回应就修例引起的诉求,特别是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全面还原社会抗争、警民冲突的来龙去脉及各方责任。
网民已纷纷号召未来一段时间在全港各区举行游行,但没有人想看见每次的示威都以街头冲突收场。特首林郑月娥必须改变消极、拖延的态度,站出来面对社会,从根本解决问题。
周六(7月13日)的“光复上水”游行,反对水货客占据北区,市民沿途高呼“严正执法”、“香港人,加油”等口号。游行完结后,上水广场附近发生警民冲突,警方挥警棍及使用胡椒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