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看法,绝对禁得起考验。原因很简单,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中国民营企业的“五六七八九”法则,充分证实民企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如果抽离掉民企这一块,想要持续维持强劲的经济动能,根本就是缘木求鱼。相信中国领导人还不至于看不清这个态势。说得更白话一点,有进有退,或许才是这波国进民退的真意。
 

来源:台湾《旺报》

两者之间看似无关,但抽丝剥茧过后可以发现,国进民退与资本市场的本质,基本上是相违背的。试想,当一个经济体系的权力愈来愈向国家集中、企业国有化程度愈来愈高,投资人敢安心地把钱投入民有企业上吗?答案肯定不会。也就是说,当国进民退成真或预期形成时,资本市场的作用性无疑会被大幅削弱。目前看来,似乎并未发生。相反地,为配合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最近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愿意落实且加速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这意味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将更加彰显,也强烈抵触近期外界对中国国进民退的看法。

更不用说,中国经济严峻已成为内外一致的共识。面对日益升高的危机,北京透过政策积极介入民企,一点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2008年金融海啸时期,美国政府积极介入房地美、房利美与AIG等企业,何尝不是如此。中国只不过把救企业的举动往前挪,及早预防可能的危机。等到经济回温,再择机慢慢释出股权,就如同过去香港及美国的做法一样。

从长江商学院编制的“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可以看出(2011年6月正式编制),近两年指数几乎都在50的分水岭上下游走,代表企业经营状况时好时不好,与过去几乎都在50以上相去甚远。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需要更多资金来支持,但实务上,银行基于风险考量,偏偏又不肯买单,逼使国家力量(尤其是地方政府)不得不介入,进行所谓纾困动作,也就是外界看到的国企并购民企行为。

中国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一刻,204档中、大型A股成分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完成今年第三阶段也是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容动作。经过这次扩容,A股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来到12.1%,全球新兴市场指数权重从2.5%攀升至4.1%。一年前这两个指数权重只有2.3%与0.75%,增加幅度惊人。

根据中国市场内部的说法,为了避免民企经营状况恶化、甚至倒闭的骨牌效应发生,2018年底中国各级政府透过各种管道,筹集约7000亿人民币的“纾困资金”,希望帮助民营企业度过难关,股权收购自然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选项。就这个面向来看,国进民退的用意显然是在稳经济、控风险,而不是打压民企、走回头路。就好像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时,中国提供巨量外汇存底协助港府进场护盘,把所有蓝筹股买成国企的做法一样,香港才能安然度过危机。当时,似乎也未曾耳闻严重批判香港国进民退的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能够被纳入MSCI的A股,多是沪深300指数等大型成分股,但这次扩容却广泛纳入众多来自中小板及创业板的中型成分股,其中又以生技医疗、资讯、电子等新兴行业为主。显见中国A股市场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已非吴下阿蒙,产业的多元性及成长性逐渐开枝散叶,也慢慢被外界看见。这样的转变,带来的不只是外部资金疯狂地挹注(此次入摩预估将为A股市场注入350至400亿美元资金),更深层的含意是打破外界对中国国进民退的迷思。

不过,这样的解读方式,偏于片面且武断,可能形成谬误,正所谓“一个并购行为,两种解读方式”。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日趋加重,民企经营愈加严峻,很难在银行体系取得营运所需资金。逼不得已下,往往选择卖股(或质押)求现,或转手他人经营。这一两年,整体情况似有加速恶化迹象。

当然,从资本市场开放的角度来看是一回事,从实际企业并购数据来看又是另一回事。国际知名评等机构惠誉(Fitch Ratings)的统计指出,光是2019年上半年,背后有着央企或国企背景的企业,就针对47家上市民营企业进行股权并购,几乎逼近去年一整年的数字(52笔)。惠誉明白表示,今年这类股权收购交易极可能创下历史纪录。央企或国企纷纷入主民企,因而引发外界对中国国进民退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