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过一段参观动线,包括深海巨鱼梦幻般的游过人的头顶(类似以前的圣淘沙海底世界),走入机房通道,邂逅了“海”。他们的友情萌芽,她渐渐被引到那一片海;这时的画面有细微的变化——天空的云朵和海洋(尤其是中段巨嘴鲨搁浅时的海),“空”初出场时的夕阳海滩,采取印象派的画风,连配乐也来个印象派。印象派,唯心的灵动,把琉花带进第三段,参与了空与海的死亡和再生。末段,琉花回到现实,之前所有的与父母、同学的结,都无声无息地解开,得到了救赎。
没走科普路线 观众有疏离感
糅合了2D与3D动画精髄的《海》片不啻为视觉飨宴,技术的巅峰——强烈推荐上电影院看IMAX版。可电影根据的科学假说本身有点玄,影片使用的意象并没有走由浅入深的科普路线,令不知其原理的观众无从对号入座,去领略它的文学与美学的笔触,反而觉得不知所云。
“电影语言”惊人
台湾综艺界多年来流传这一句(指某些谈话性节目及主持人):“从外太空聊到内子宫。”且看日本动画界怎么“聊”。
这样一部电影,一般观众对它的感知可能就只停留在反戏剧、晦涩与炫技的表象,忽略了主创惊人的电影语言驾驭能力,和缜密的天(魔幻)人(写实)合一的意象构筑。若把全片大致分成起、承、转、合四大段,第一段的暑假起始设定和琉花的负面情绪的描写,个别场景的景框,“场面调度”的设定本身就展现了细腻的影像叙事:如琉花被老师训了一顿后躲到河口桥底下的画面,如同她被桥框住了,只有不远处的海才能解放她;琉花在家中跟母亲对话精简且从未同框,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海兽之子》是本届新加坡日本电影节的参展影片,详情可参阅:https://jff.sg/)。
从起到承的关键转场,是琉花下意识地去了水族馆,在售票处被多年不见的女服务员认出是她爸的女儿,放她进馆找爸爸——这是自影片开始后琉花第一次感到人的温度,感到自己被关注。
全片剧情和人物刻划避开经典戏剧手段,只为构筑“以魔幻写实手法重现生命的起源”这一大主题的设定而服务,难免令原本期待看到日本动画“套路”的观众感到疏离。结果,多数观众、影评人的典型反应是:华丽的空壳。
故事的主线是高中女生Ruka(琉花),在一个令人烦躁的暑假开端(她在学校打球时跟同学冲突,拒绝道歉而被排挤;父母离异,父亲沉浸在水族馆的工作,母亲想找回自己的生活而只顾打扮,都与她疏离,她的个性也显得孤僻),偶遇一对由海牛养大的双胞兄弟,先是和弟弟Umi(海)在海边看到流星坠落,又被引去找到他的哥哥Sora(空),(“琉花”是长在陆地上的琉璃色的花,她也就象征“陆”),然后超现实地参与了一个先是在海中,尔后进入巨鲸肚里进行的生命祭典;一颗陨石碎块从“空”那儿交给了琉花,再由琉花转交给了“海”。两兄弟的肉身都先后在完成各自使命后消失。
真是如此吗?
以小女生视角 呈现宏大题旨
改编自2005年至2011年之间出版的同名漫画集的2018年电影《海兽之子》(Children of the Sea),当会令主题和象征手法有重叠的,2017年度奥斯卡大赢家《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在深度方面汗颜,而堪与原漫画可能的灵感来源之一——1968年科幻经典《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比肩。
从片中对白所提供的线索:“星辰万千,海为胞宫,人为乳房,天为乐园。”可推理出影片最可能依据的科学假说――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满载着处于休眠状态的有机物的陨石撞入海中,在特定的生物化学条件俱备之下,激活、滋养了生命。
这么一个宏大的题旨,用即将成年的小女生的视角来呈现?或许,在前两段里多次出现的琉花膝盖上的伤口(先前打球时跌伤)的“特写镜头”是个隐喻——“见红”(孕育生命的条件俱备)?然后,“海”溺水昏迷时,她想做人工呼吸却“懂得”尴尬;“空”用强吻的方式把陨石碎块托付给她(她一开始还以为被占便宜)。其实没有爱情描写,就只是青春萌动,用她个人的成长寓言(allegory)去(重新)谱写宇宙生命的缘起与延续的诗章。每一个人的身和心,都是一个与大宇宙互为镜像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