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此晃荡,悠然自得。潮店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是近年的事,其实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夹在潮店间的一家不起眼老店铺。当所有老店都让位给贩售青春的新店时,唯有这家叫“大年“的金铺仍伫立着。

无论招牌多醒目也不及潮店的绚丽。大年甚为低调,从没看过它敞开大门。有时铁栅紧锁大门却微开,瞥见里头几个老人家的身影,似乎和周围环境互不相干,与世隔绝。店铺外挂着的牌匾烙印“辛卯仲冬”,不晓得是不是1951开业?

每次从白沙浮走向甘榜格南都有仪式感地先拐入哈芝巷,然后才慢慢渗透这个历史保留区。哈芝巷两旁的潮店让我略知城市的新鲜事,长长的一条窄巷发放活力。

也忆起中峇鲁在转型前的老店铺,源兴杂货店、新凤裁缝用品商……皆有自己的故事,那才是我所熟悉的中峇鲁。在时间的推移下,店铺老态龙钟,过些时日再访已面目全非。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极力观望这些老店,转个身,或一不留神,说不定就此告别。

每次路过总忍不住探头看一眼,它的存在让我安心,只因深怕有一天这个单位会轻而易举地被另一家潮店取代。那么,哈芝巷的旧轨迹就荡然无存了。

我想起城里还有一些如大年的老店,周围新店铺林立,却坚守岗位,情系老街坊。荷兰村的谦德是其中一家,以售卖派对用品为主。听60开外的店主说,店外斑剥的牌匾从他小时候就一直悬挂到现在,犹如传家之宝。以前做的都是邻里外国人的生意,现在行情大不如前,店主感叹不知还能撑多久。

像大年这样的店铺,房地产商必定虎视眈眈。老店的坚持有种不妥协的倔强,用微薄的力量和时代的变革抗衡;而身为一个路人,仅能放慢步伐认真凝视,怀着敬畏之心向这些老店致敬。

依稀记得这条巷子曾经也有几家老店铺,少说有一甲子的年岁,应属该区的“原住民“,都是做批发之类的贸易,朴实无华但很有味道。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凋零。大年保留了老店的况味,折叠铁栅门,两根柱子漆上“大年金铺”红色字样,上面除了英文店名,还有弯弯曲曲的淡米尔字体,想必客户来源包含印度人。